快速扩张凸显产业链外包风险
记者发现,此前来伊份曾吸引了众多PE、VC为其争得“头破血流”,经过数轮筛选,最终德同国联(无锡)投资中心(有限合伙)、杭州德同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及广州德同凯得创业投资有限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共持有来伊份公司3.11%股份计465万股。常春藤(上海)股权投资中心(有限合伙)、深圳市融元创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上海海德立投资有限公司和南通临港城建投资有限公司则分别持有剩余的2.5%、1.73%、1.33%、1.33%股份。上述几家公司共同增资31999.95万元,其中1500万元进入股本。
招股书显示,这批PE入股价为每股21.333元,对应市盈率18倍。其高收益率让各机构纷纷竞争。很显然,“蜜饯风波”一出,为PE、VC们显得有些尴尬。记者曾尝试联系德同国联、常春藤投资方面相关负责人,未果。
而来伊份“蜜饯风波”不仅让企业受到滑铁卢式的打击,也让来伊份的产业链管理和经营发展模式浮出水面。
记者了解到,来伊份休闲食品的生产、配送环节完全外包,公司只负责产品研发、推广和终端销售环节,而产品的来源为陕西西安、山东淄博、山西临汾、广东揭阳、福建福州等地一些不知名的企业。
北京志起未来营销咨询集团董事长李志起曾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来伊份走休闲食品连锁门店经营的商业模式本身没有问题,但其经营模式对该公司在采购、管理、质监等环节的把控能力有很高的要求。“一旦对上游的把控能力不足,就会给企业在食品安全方面埋下隐患。”
此外,来伊份迅猛的快速扩张也让其在超常规发展膨胀中面临管理的挑战。数据显示,2009年,来伊份直营门店数量仅为729家,而到去年年底,其在全国10个省市的直营店数量已经达到2447家,三年时间翻了3倍。
将继续推进上市
当记者问及公司之后会不会继续申请上市时,张潘宏明确向记者表示“来伊份始终努力成为一家公众公司,我们将会继续推进相关工作。”
但是对于具体的细节,张潘宏未曾向记者透露。
职业投资人黄生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表示,食品安全这一块确实是让投资者比较头痛,对食品行业投资相对比较谨慎,包括前面出现的食品行业安全风险事故,经过社会舆论有发酵式的效应,风险会迅速放大,证监会肯定也会有这方面的考虑,比如食品行业的风险控制等,肯定是做一个重要的审核点。
“另外就是行业内的下滑对于机构投资者等非常关注,是非常大的投资风险,这方面证监会会非常紧张,对于企业的销售规模或者毛利率等,对行业前景或者财务控制水平有所怀疑。”黄生表示。
在来伊份此前的招股说明书的风险提示中,“食品安全质量风险”排在第二位,在“公司直营门店依赖租赁且部分门店租赁手续存在瑕疵的风险”之后。其称,“原材料的种植、养殖的面积和产量受农民种植意愿和当地气候影响,在出现因气候和市场等原因造成原材料采购不足时,可能会出现原材料质量下降的风险,继而影响到公司产品的质量。”
“来伊份应该设立危机公关机制,对相关风险进行及时的披露,开诚布公,消除安全事故的影响;第二就是来伊份应该努力的把颓势、业绩等给提高上去,做好成本控制,这方面我觉得是最重要的。”黄生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