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普华永道发布报告称,在2012年上半年,涉及中国的并购交易在数量、金额上有所减少。但与此同时,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却呈现出墙里开花墙外香的姿态,交易数量虽基本与2011年处在同一水平,但交易金额则为2011上半年的三倍左右。普华永道合伙人指出,全球宏观经济不景气尤其是欧债危机蔓延的情况下,中国企业正抓住买入机遇,大力并购海外能源类、技术密集型企业。
报告显示,2012前6个月,涉及到中国的并购交易数量减少了33%,交易金额下降10%。这主要是由于全球经济低迷持续对欧洲的经济大国、美国以及中国本身提出挑战,并且影响了并购交易的市场情绪。境外投资者在中国境内的战略性并购交易和2011年上半年相比,下降了42%。交易额超过一千万美元的私募基金交易数量也下滑了39%。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境外投资者对中国国内市场的并购相对疲软,但全球宏观经济的不景气却并没有影响中国的海外并购交易。普华永道报告中称,中国今年的海外并购交易数量基本与2011年处在同一水平(仅下降了6%),交易金额为交易活动不甚活跃的2011年上半年的三倍左右,并且,全年交易金额有望超过2011年。
普华永道中国企业购并合伙人刘晏来指出,中国企业正抓住海外市场的买入机遇,大力并购海外能源类和工业技术密集型企业。从数据上看,资源和能源领域的交易在中国2012年上半年的海外并购交易中居于首要位置,占总数量的44%,交易金额则占该时期海外并购交易金额总数的69%。在上半年披露的9宗交易金额大于10亿美元的海外并购交易中,其中7宗为资源和能源领域交易。
另一方面,普华永道在这份报告中还提出了一个有意思的趋势,即大陆企业正不断寻求核心业务在海外扩张的机会。刘晏来举例,万达斥资26亿美元收购美国AMC院线、海尔以1亿美元完成收购三洋电机在东南亚地区的白色家电事业部都是这一趋势的有利证明。
对于2012下半年的企业并购趋势,普华永道在报告中指出,由于影响欧洲及美国等世界主要经济体实力的宏观因素仍然存在,以及中国自身经济增长的放缓,目前难以作出准确的预测。但可以肯定的是,与中国相关的并购交易将强势复苏,其具体时间有赖于全球经济何时走出低迷局面。并且,由于对资源、技术存在持续的战略需求以及海外的并购机会,中国今年的海外并购很有可能创下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