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
对此,买方机构多认为,股灾后投资者信心未修复,缺乏长期资金的介入是导致暴跌的主要原因,但局面与前期股灾时有显著区别,连续暴跌的基础已经不存在,不必过度恐慌。不过,后市可能依然面临下行有底、上行有顶的震荡格局,待二次探底完成后,慢牛行情仍将展开。
汇丰晋信投资部总监曹庆:
下跌是短期情绪宣泄
虽然市场再次遭遇大跌,但从基本面来看,管理层对牛市的态度还是比较坚决的,而且维稳资金暂时也不会退出,这些都是稳定市场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认为昨日的下跌只是短期的情绪宣泄,目前看不到市场持续下跌的可能。
甚至,我们认为,随着市场的再次下跌,很多股票的安全边际再度提高,现在可能又到了购买股票和申购基金的比较好的时点,给踏空的投资者又一个入场的良机。在投资方向的选择上,我依旧看好两个极端——估值低的和弹性高的。就比如我们的大盘基金,整体估值低,投资价值较高。
南方基金:
底部3373点较为安全
经济企稳还有待确认,7月财新制造业PMI初值48.2,创15个月新低;近期地产销售景气有走弱趋势,大宗商品价格走弱也可能虚弱库存周期。因此宽松货币环境仍将保持,不会因为短期物价回升预期而发生根本改变。相关稳增长政策继续推出,股市维稳力度并未减小,前期低点较为稳固。
资金面由于赚钱效应弱化,流入速度放缓,市场将进入慢牛格局,一段时期的上涨后出现回调也较正常。历史上,大幅下跌后,信心需要修复,市场也会在底部整固较长时间才重新上涨。而此前反弹速度较快,获利盘较多,且近期物价上升过快、经济数据再次偏弱,导致回调过多。
预计前期底部3373点较为安全,很难跌破。总体上,应树立慢牛思维,避免快牛炒作和大跌时的恐慌情绪,在大幅下跌时积极加仓低估值蓝筹和优质白马成长股。
上投摩根基金:
第一阶段大跌已结束
上周五开始市场出现调整,我们注意到两个现象:一是有部分投资者从技术角度认为7月中旬以来的超跌反弹已经结束,二是我们观察到新兴市场的汇率以及大宗商品价格均快速下挫,在美联储9月加息前夕,新兴市场原本就容易走弱。由于A股市场刚企稳,在这个阶段中,投资者的心态尚未完全稳定,部分投资者待反弹结束即抽身离开,一旦市场出现走弱的迹象,则纷纷抛出股票导致市场下跌。目前第一阶段的大幅下跌已结束,但市场重塑信心需要时间和成本。
景泰利丰董事长张英飚:
回避创业板、券商和银行
牛市中因为杠杆导致的股灾,不会影响牛市的进程,在目前大背景没改变的情况下,部分投资人受到伤害后,需要一个季度的休整。目前主板市盈率已不到30倍,所以,牛市并没有结束。
未来操作首先需要回避创业板,创业板在2012年进入牛市,至今3年,涨幅6倍。在6个月期限内,创业板的公司的各个大股东一定会逐渐大比例减持。创业板的熊市会有反弹但不会反转。另一方面,公募基金持有的创业板股票会被清理。据2014年年报,公募基金共持有4000多亿元创业板股票,占37%。由于指数压力,基金的抛压很重。
还要排除券商和银行两类权重股。这次救市的主力是券商,券商公然表示4500点以下不卖股票,所以4500点左右时抛压很大,未来三个月过4500很难。银行和券商的收入一大部分是来自融资融券,当杠杆下降后,交易量明显下降,所以未来6个月券商业绩会环比下跌。并且此次股灾,银行股是救市的主力,把指数重新拉升的同时,银行股也再次回到了高位。
未来看好中报业绩较好的家用电器、交通运输、食品、纺织、建筑、材料、航空等板块。
(责任编辑:DF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