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east
财经 | 宏观 | 国内 | 国外  投资 | 风投 | 天使 | 私募 | 产业 | 并购 | 投行  证券 | 金融资本 |  创 业 板 
商机 | 公司 | 产品 | 供求  学院 | 创业 | 管理 | 连锁 | 投行 | 理财 | 贷款  机构 | 投资机构 |  外商投资 
服务 | 展会 | 招聘 | 名录  市场 | 项目 | 投资 | 专利 | 技术 | 产权 | 连锁  互动 | 创业社区 |  有问必答 
您当前位置:中国创业投资网 >> 新闻频道 >> 创业板 >> 创业板动态 >> 浏览文章

创业板恐惧IPO累到吐血 耐克型业绩曲线之殇

2012-10-23 7:53:25北京晨报 【字体:

    2009年早春,坐落在杭州西北灵隐山麓的千年古刹——灵隐寺内古朴幽静,来自北京的李女士静静地焚起一炷香。有着投行背景的李女士,不久前已辞去北京某上市公司的工作。抛家舍业来到杭州,李女士是为追寻一个梦:两到三年,如果这家拟创业板公司能够成功运作上市,那么李女士将彻底实现财务自由。

     诱人的股份在招手

     “只有上市,股份才有可能兑现”

    2009年初,创业板刚刚胎动,圈内已有一批人成为拟上市公司眼中的香馍馍。他们有过投行背景,经历过上市程序,有上市公司工作经验。为了吸引这些人才,相关公司提出的待遇也丰厚之极。除了诱人的年薪福利,还包括股份。

    “拟上市公司中至少会有一位副总牵头,我仅仅属于执行者。准备各种繁琐的报表、材料、文件……千头万绪,一般人根本不知道从何下手。”李女士称,她之所以最终选择了杭州这家公司,看中的是参与其中的风险投资公司拥有强大的社会背景,“这意味着,未来该公司上市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只有上市,自己的股份才可能兑现。”

     最怕会里的反馈意见

     “翻账单我都要翻上好几天!”

    “上市并不是像外界想像的准备好材料、然后圈钱那么简单。从准备上市到最终成功IPO,运作好的企业能够在两至三年完成。但还有大批公司,因为各种原因胎死腹中。”而李女士认为胜算颇大的这家杭州企业,就属于辛辛苦苦准备了两年之后,因为错过了最佳窗口期,而与创业板擦肩而过。

    “真的再也不想做IPO了,一些看不见的工作可以让你累得吐血。”两年里,李女士最怕见到的就是会里(证监会)提出的反馈意见。“反馈意见要求一定期限内必须答复。比如证监会对财务报表中的某一科目提出质疑,你就得找出N年前,银行账户中的某一页转账单。翻账单我都要翻上好几天!”

    但这些还属于可以翻出来的东西。李女士所在公司有一点国资背景,当时股权转让时并不完全规范。一旦准备上市,问题全暴露出来了。十几年前上级主管部门出具了一纸意见,当时谁也没在意,随便丢在哪儿也不影响经营。但准备上市了,对不起,无论保密不保密,无论这张纸现在在哪儿,你掘地三尺也要把它搞到。李女士称,当初券商投行给她的针对一个问题的文件,超过一百页,能把拟上市公司吓死。

     最终与上市擦肩而过

     投行要“耐克型”业绩曲线,不要“李宁型”

    尽管如此,仍有大批的拟上市企业趋之若鹜。一个很简单的原因就是资金驱动。创业板企业民营公司居多,制约这些企业发展的最大瓶颈就是资金,特别是一些科技企业,根本没有什么固定资产、资金做抵押,更何谈向银行借款。

    而政策也确实是向高成长性企业倾斜。李女士称,投行要求的拟上市企业的业绩曲线是“耐克型”,即每年业绩是不断向上的。而不是“李宁型”的从高峰跌落低谷后的平稳走势。“我所在的公司2009年的业绩太好了!那么小的公司净利润过亿,压都压不住,这使得公司业绩曲线在2009年达到了峰值,之后便成下降趋势。这样的业绩曲线投行不满意,即便勉强上报到会里,最终通过的可能性也很小,因此,公司权衡利弊后,最终放弃了上市计划。”

    如今,我们看到大批创业板企业业绩变脸,但仔细观察一下就会发现,多数公司在2009年或者2010年之前的业绩都属于“耐克型”。李女士称,这其实是所有创业板公司的共性问题:受经济影响剧烈、业绩波动大。

     ■备注@创业板之病

     “三高”

    “高成长性、高估值”的“双高”,本来想成为创业板的标签。但不幸的是,创业板一出生便陷入了“高发行价、高市盈率、高超募”的“三高”怪圈。目前,已挂牌的355家创业板公司,平均发行市盈率仍高达55.79倍,累计超募总额接近1300亿元。创业板也因此成为中小企业挂牌的首选,热度远超上市门槛更高的中小板。

     “圈钱板”

    “大股东在圈钱,公司在圈钱,高管也在圈钱。为此买单的,却是二级市场的一般投资者。”在上市一年后,所有人突然恍然大悟:高价发行的创业板“圈”走了市场中太多的资金,已经明显成为“圈钱板”。

    截至2010年9月30日,已上市的123家创业板公司,首发募集资金原为287.59亿元,但实际募集资金高达841.32亿元,超募553.73亿元。而这123家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前十大股东名单中,有772位是自然人,以当时的收盘价计算,至少有近400位达到上亿元身家,千万富翁则数不胜数。

     “套现板”

    创业板的造富之梦,直到套现那一刻才算“功德圆满”。2010年11月,创业板首批上市公司迎来小非解禁潮。11月5日,便有11家创业板公司的股东通过大宗平台减持了手里的股票,市值达10.08亿元。而最近两年,随着纸上财富的解禁,“富豪”身份的巨大诱惑,促使着创业板高管甚至不惜辞职而“胜利大逃亡”。

分享到:


网友评论:

  • 阅读排行
  • 本日
  • 本周
  • 本月
关于我们 | 免责条款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帮助中心 | 会员登陆 | 友情链接 | 订阅R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