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C意志凸现
2011年11月23日,红孩子创始人之一的李阳发了一条内容简单的微博。他在微博上对红孩子的另一个创始人杨涛说,"还记得6年前的今天吗?我们两个和北极光创投当时的负责人在丽都饭店一起吃饭,签下红孩子的投资协议。"
发微博时,李阳早已离开了红孩子,创办了一家保险代理公司。杨涛也在之后以"长期休假"的方式脱身公司管理层。其间,公司的另一位创始人马建阳已被迫离职。红孩子创业时搭建的"1(CEO)+3(执行总经理)"的管理架构,至此只剩董事长兼CEO徐沛欣一人。
"VC希望红孩子能保持300%的年均增长率。"该人士表示,但在2008年,红孩子的市场基数已经不小,而母婴行业的容量有限,要达到VC要求的增长速度,公司就必须要启动多元化战略,而李阳等人则主张聚焦母婴主业。这个分歧成了创始人和投资团队的最大矛盾,且迟迟得不到化解。
"李阳、杨涛等红孩子创始人相继离开,VC指定的管理人员按照集团公司架构操盘,接受VC控制。"在鲁振旺看来,创业者与职业经理人的分歧是红孩子衰落的直接导火索。
红孩子与VC之前的渊源可追溯到李阳微博提及的2005年11月,当时北极光和风险投资基金NEA对红孩子进行了第一轮250万美元的投资。此后的2006年,北极光和NEA追加两轮投资共300万美元。2007年8月,红孩子引入第三轮2500万美元融资,由新的股东凯鹏华盈(KPCB)投资。之后,三家VC又对红孩子进行了数轮追加投资。据业界估算,三家投资方前后共向红孩子投入了1.2亿美元。
多轮投资下来,红孩子管理层仅存的创始人徐沛欣所持有的股权,已被稀释到极低。而有业内人士向本刊记者透露,在2010年,徐沛欣主导下的红孩子的多元化及网站创新方面的一些尝试相继失败后,徐沛欣在公司也已经被VC"架空",各分管业务的副总裁,直接汇报的对象早已是三家VC机构。"由于对公司的前景不看好,VC急于退出,创始人无心也无力扭转局面,红孩子寻求出售已是必然。"该人士说。
脱手很难
在深圳触电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创始人龚文祥看来,红孩子虽然处境堪忧,但仍存在一定的并购价值。其理由是,这家公司在母婴用品行业浸淫多年,已经在用户处累积了一定的知名度。并且,经过多年整合的母婴用品行业供应链,以及累积的电商行业人才,对于一些急于快速崛起的综合类电商而言,都是比较有价值的。这也是苏宁易购成为红孩子"绯闻对象"的原因。
苏宁电器副董事长孙为民7月初在苏宁易购的开放者平台大会上曾表示,"已经开始接触一些垂直类的电商品牌,可能建立淘宝平台模式",而红孩子正是典型的垂直类电商公司,这亦让苏宁易购并购红孩子之说增添了几分可信度。
但据龚文祥了解,由于前期VC的投入太过巨大,VC的期望值过高,红孩子出售时的估值会成为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