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east
财经 | 宏观 | 国内 | 国外  投资 | 风投 | 天使 | 私募 | 产业 | 并购 | 投行  证券 | 金融资本 |  创 业 板 
商机 | 公司 | 产品 | 供求  学院 | 创业 | 管理 | 连锁 | 投行 | 理财 | 贷款  机构 | 投资机构 |  外商投资 
服务 | 展会 | 招聘 | 名录  市场 | 项目 | 投资 | 专利 | 技术 | 产权 | 连锁  互动 | 创业社区 |  有问必答 
您当前位置:中国创业投资网 >> 新闻频道 >> 投资资讯 >> 风险投资 >> 浏览文章

VC之爽金融与创业“混血儿” 入行的人都不再出去

2012-8-8 6:32:2336氪 【字体:

    创业的朋友都免不了要和风险投资(VC)打交道,不仅仅是有关于他们怎么挑选公司,了解一下VC们本身的职业轨迹和兴趣志向应该也是相当有帮助的。这篇文章的内容主要来自我和一位曾在Founders Fund工作过的朋友的聊天内容。

    风投行业是一个很小而且很特殊的行业 – 基本上能进来的人就不会再出去了。原因很简单,就是在这一行干非常的“爽”。在这个行业里你能接触到最有才华、最雄心勃勃的年轻企业家,给他们投入大笔的钱,然后,如果投的对的话,也能赚到更多的钱。风投行业的从业者基本上都是智力超群且雄心勃勃的人,他们很少离开这个行业,因为很少有人可以当完VC之后再去干更加循规蹈矩的工作。合伙人们不光为了赚钱,也为了创造伟大公司的价值感。

    风险投资公司的结构由普通合伙人 (GP – general partner) 和有限责任合伙人(LP – Limited Partner)组成。当早期投资者越来越往私募方向移动时,他们所需要的职业技能也就日益不同了。此时的从业者们在职能上距离“创业”越来越远,而距离“金融业”越来越近。早期投资者一般自己有着极强的企业家精神,非常关注公司的运营,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在硅谷有很多有着成功创业经验的企业家都会成为投资人,例如Marc Andreessen, Sean Parker 等等。而后期投资者(LBO等等)的工作环境则是非常金融化的。有一位风险投资合伙人曾经评论道,“一个早期VC所需要的丰富多元化的经历,而不是某一领域的高精尖知识。”由于这个特点,VC再看事物的时候也更容易看大方向,有的时候让人感觉大得有些狂妄。我在湾区接触过的一些投资人,基本上是动不动就把“改变世界 (Change the world)”放在嘴边,在我们看来这似乎非常不靠谱,不过在VC的世界里这就是所有人都说的标准用语。大家在聊天的时候会冷不丁来一句:“我没听清你刚才在说啥,不过我刚刚想到了一个改变世界的点子。”(汗…)

    风投行业的没有一个普遍的职业轨迹(这里描述的主要是美国,且主要是硅谷)。事实上,存在最多的情况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在三四十岁的时候被邀请加入一家VC公司成为一个合伙人。其次普遍的情况,是VC公司会招募一些行业方面的专家,比如说: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医疗器械,等等。这些领域的专家在两到六年之后会升级成为合伙人。最不常见的情况,反倒是从风投行业基层干起。比如说,大学刚毕业的学生,在咨询公司或者投行有两三年的工作经验,进入VC公司成为一名分析师。VC公司更倾向招募商学院的毕业生来当分析师,但是这样一点点向上爬想成为合伙人依然是比较慢的。假如自己有过创业经历,会成为职业履历上很大的一个加分。假如某人的公司曾获得某家风投的投资,那么以后他想去这家VC公司工作就更简单了。不过话说回来,如果自己创业做到了这个份上,谁还愿意给别人打工呢?

分享到:


网友评论:

  • 阅读排行
  • 本日
  • 本周
  • 本月
关于我们 | 免责条款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帮助中心 | 会员登陆 | 友情链接 | 订阅R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