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east
财经 | 宏观 | 国内 | 国外  投资 | 风投 | 天使 | 私募 | 产业 | 并购 | 投行  证券 | 金融资本 |  创 业 板 
商机 | 公司 | 产品 | 供求  学院 | 创业 | 管理 | 连锁 | 投行 | 理财 | 贷款  机构 | 投资机构 |  外商投资 
服务 | 展会 | 招聘 | 名录  市场 | 项目 | 投资 | 专利 | 技术 | 产权 | 连锁  互动 | 创业社区 |  有问必答 
您当前位置:中国创业投资网 >> 新闻频道 >> 投资资讯 >> 风险投资 >> 浏览文章

要出发丁根芳15年3次创业 丁磊眼中的“法拉利”

2015-5-20 7:01:52要出发旅行攻略 【字体:

    

要出发丁根芳15年3次创业 丁磊眼中的“法拉利”

    要出发周边游CEO丁根芳

    在丁根芳看来,互联网精神不仅代表着理性、共享的价值观,也包含一整套方法论,比如小步快跑、快速试错,而且在自由开放的场域中,不断生成新的方法来充实这个体系。下面我们一起来聆来自这位创业者的互联网世界观。

    如果将人生看作旅程,1997年上大学开始,到2007年创业之前,一定是丁根芳最欢快的那一段,就像网易创始人丁磊对他的描述,像一台“法拉利”。

    在校创业

    1997年,来自浙江上虞农村的丁根芳考上了合肥工业大学,原因很简单:学校当时有“小清华”之称,学的还是“一辈子有饭吃”的给排水工程专业。大二的时候,让他痴迷至今的电脑和互联网出现在视野中,大四没事干的他尝试做了一个给排水的行业网站,也在网上发现了另一个相似的站点。

    他找到一部公用电话,给那位名叫陆威的站长打了个电话,两人相见恨晚, 聊了一张30块钱的200电话卡,一时意气风发,相约共同做大网站,为中国的给排水工程师打造一个技术交流的家园。现在看来,这张电话卡最大的价值, 是发现了一个志同道合的真朋友,两人一直合作至今。两个穷学生做网站凭的只是一腔热血,也曾卖掉手机、东挪西借一些钱来付服务器租金,虽然经常靠吃方便面度日,一直在学校读研究生的丁根芳,像个骄傲的工程师,相信一切新技术的力量。在PHP还没进入课堂之前,他们就用网上查到的资料,更新了自己网站的基本架构。

    第一桶金

    2003年底,网易创始人丁磊来合肥工业大学做校园招聘,这位创业数年即获成功,已是中国首富的传奇人物,是众多互联网技术男的偶像。在丁磊的演讲结束后,丁根芳在楼道里截住他, 拖到报告厅旁边的办公室里,一定要他看看自己做的网站。丁磊他介绍了5分钟,又专门找一间办公室谈了15分钟,说: “晚上一起吃饭,继续谈。”

    丁根芳还记得那一年网易校园招聘的宣传语是:“为网易寻找法拉利”, 也记得那一晚他是第一次走进五星级酒店,以在校学生的草根身份与中国互联网最顶层的创业家会面。丁磊对他说:丁根芳,你是一辆法拉利,以前你是在乡村小道上跑,何不到我网易这一条高速公路上试试呢?

    还没机会见过“大钱”的丁根芳,被网易的光环和一个无法拒绝的价格照晕了,毕业后,他带着自己的网站加盟网易,成为网易最年轻的总监。大公司的福利和高薪让丁根芳很满意,以绍兴师爷闻名的家乡也给了他天然的沟通能力,没过多久,他就把这家行业网站拓展起来。

    既然有能力,为什么不自己做一家当时很流行的行业B2B网站呢?丁根芳拗不过自己的性子,决定辞职创业。离开网易时,丁磊对他说了两句话:第一,你这个项目是不能成功的!第二,自己创业,一分钱要掰成两半花,不然你会很惨。

    跌入谷底

    不幸的是,丁磊都说中了。

    租漂亮的写字楼、买最好的电脑,有钱!开张第一天,就聚集了50个兄弟,有人脉!于是,有大公司行为风范、意气风发的丁根芳和他的兄弟们,自创业第一天起,经历了连续20个月的亏损。这20个月的经历,足以击溃丁根芳前十年的得意,公司连续亏损,无以为继,用他自己的话说:相当于每个月把一辆帕萨特丢进珠江。股市崩盘也让他的投资在下跌沉闷、回升惊喜的反复轮回中几乎彻底消失。兄弟们渐渐散了,各自谋生,交往多年的女朋友也离他而去。事业和感情的双重受挫,让顺风顺水10年的他,几乎走到轻生的边缘。

    东山再起

    还好有老搭档陆威在,在陆威帮妻子照顾小孩的两周时间里,丁根芳想明白一件事:“卖烧饼的也能活,我们为什么不能?”骄傲的丁根芳总是不认输,他和陆威商量,公司要想活下来,必须转型。丁根芳喜欢汽车,也在其中发现了商机。当时导航仪还不普及,毛利润很高,他以每台400多块钱的价格从深圳进货,加价3倍装到汽车上。第一个月卖了100多台,第二个月卖了200多台,公司活过来了。

    浙江人的贸易基因在丁根芳身上复活了,在导航仪的基础上扩展品类和销售渠道,电话营销成本提升之后,本来就是互联网老手的他们又开始进行网络销售,一边在淘宝上开店,一边建立自己的B2C商城。2010年时,公司营收有两千多万,10%的净利润,丁根芳已经是一个不错的生意人了。这位生意人似乎并不“得意”,在他看来,这些生意开始与自己为之骄傲的事业渐行渐远。“2010年,移动互联网开始发展起来,我买了当时最新款的手机——里程碑,开始研究和寻找机会。”丁根芳说。

    蜕变

    一次偶然的阳朔自驾游,又开启了丁根芳另一个创业故事,他发现有很多客栈老板都在用最原始的方式招揽顾客,就想着能不能做一个客栈的网上营销平台。说干就干,2010年下半年着手,第二年年初上线时,他的平台就有2000多家客栈了。

    从专业的行业B2B平台,到贩卖车载电子产品的B2C贸易,骄傲的工程师已经变成了务实的生意人,但还与技术有那么一点关系。现在他却要涉足旅游产业,做完全与自己的专业不相干的事了 。“很多人问我为什么要跨界做旅游,就是兴趣所致啊,我喜欢互联网,也喜欢旅游,把这两个东西结合起来,就是现在的‘要出发’。”丁根芳说。

    现在丁根芳的“要出发”主打北上广深周边的旅游项目,这是他在2012年3月时开始尝试的方向,都市白领大多有私家车,却没有很长的假期,周末和小假期以城市周边的旅行为主,“要出发”在这一旅游市场的空白上拓展项目,满足客户需求。

    很幸运的是,借助移动互联网和旅游的春风,要出发高速成长,目前在全国开设近30家分公司,员工超过1000人。要出发已经整合近4000个供应商提供覆盖华南、华东、华北、西南、西北、东北等区域160个城市周边的旅游产品预订服务,品类丰富。要出发深受风险投资基金青睐,2011年和2012年获得李开复博士创办的创新工场天使轮和A轮投资, 2013年底获得B轮800万美金融资,2014年9月再获红杉资本领投C轮3500万美金融资 ,2015年3月底全国产品和技术体系全面升级,用户数、订单数和销售额继续保持几何级数增长。

    他和很多创业者一样,用经历书写过一唱三叹的故事。那究竟是什么让他跨越磨难迎来今日的成功——热爱,坚持,灵活。

    热爱

    丁根芳的三次创业,都有一个特别明显的特点,抓一个相当细分的细分市场。第一次,给排水专业领域;第二次,做工程信息销售,但是失败了。为了救活公司,丁根芳改为在线销售汽车导航仪给汽车用户。丁根芳给陆威说,这样下去是熬不住的,一直往外贴钱怎么行?转型吧。必须在一个月内找到赚钱的路子。陆威想:什么赚钱路子能在这么短时间内找到?还真让丁根芳找到了:卖汽车导航仪。

    陆威把汽车当代步工具,丁根芳是真爱车,忙累的时候泡汽车论坛就是他的休闲活动。他挖掘出汽车用户对导航仪的需求。第三次,做要出发,这最初也源于他们自己的需求,有一定财力,喜欢自驾游。他对旅游有着极大的热爱。再者,如今的他已为人父,更懂得了对家庭的热爱。也正是出于这份热爱,对于亲子游产品,他比常人有更独到的领悟,他喜欢周末带着孩子去游乐场,享受一家人游玩的天伦之乐。于是公司业务上就有了很多明星产品,例如:广州长隆、蚌埠花鼓灯嘉年华。

    坚持

    为了支撑给排水在线这个网站运营的资金需求,丁根芳他们参加学校勤工俭学,给化学工业部中心站做规范整理工作,给大光明眼镜店建网站,给团委搞网站发布系统等等。丁根芳还会花上5元钱印上100张名片,和伙伴一块坐早班车去南京,约见南京林业、河海大学等给排水专业的班长,发名片给他们,让他们转告同学,这个网站上有给排水专业招聘信息。第二次创业失败,非得转型的时候,丁根芳带着人打电话推销,到深圳进货,一点点磕出来的。丁根芳形容自己是“一头犟牛”。做要出发,一开始丁根芳他们不懂旅游,连旅游业里的“计调”这个岗位是什么都不知道,就学着挖旅行社的人才,花费一个月时间跑遍广州附近的酒店,学着如何选品。

    灵活

    丁根芳第二次创业,做工程信息销售,他们做工程信息销售,将建材交易需了解的关键信息,卖给建材企业。现在回头看,他们认为的关键信息未必是企业的真实需求。 但当时他们觉得这是一个好方向,手上钱多,没必要掰成两半花。他们请来很多人,分工很细,给的薪水也不错。每月都要花掉十几万元,相当于每月把一辆桑塔纳开进珠江里。到了第二年,陆陆续续地,核心员工都在递交辞呈,今天走一个,明天走一个。公司不但亏损,还快散架了。虽是犟牛,但也不是一根筋走到黑。因为有转型在线卖汽车导航仪,才有了第三次创业的机会:活下来最重要。

    从骄傲的工程师到务实的生意人, 丁根芳在行为方式和身份认知上完成了自己的蜕变,就像技术并不意味着高尚,生意也不意味着低微,在技术开发和企业经营两个层面,并没有道义上的区隔,有的只是认识上偏差,一旦这样的偏差被纠正,两者很快就能在一个人身上统一起来。

    现在的丁根芳变得更加冷静、成熟和游刃有余,看待问题和挫折有了更多理性和淡然,这是一个学习取舍的过程:明白自己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哪些是需要倾尽全心、全力,一定要做好的,哪些是需要舍弃的。我们相信一个人的品格是支撑他走得更远的动力。


分享到:


网友评论:

  • 阅读排行
  • 本日
  • 本周
  • 本月
关于我们 | 免责条款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帮助中心 | 会员登陆 | 友情链接 | 订阅R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