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多项目少,这既是当前国内PE繁荣的表现,也是PE玩家们的尴尬。
当大多数投资人还在红海中苦苦挣扎时,东方汇富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称“东方汇富”)董事长阚治东早已开始寻找蓝海了。
一年前,阚治东开始第二次“上山下乡”,而最近,他在宣传一个概念——PE出海,除了口头上说,他还走访日本、韩国以及以色列等地寻找合作投资的机会。
作为曾经的中国证券市场先行者,阚治东在其自传《荣辱二十年》一书中曾描绘过早年全国上百家证券机构抢夺青岛啤酒的股票发行的激烈场面。从那个时代一路过来,对于现在业内津津乐道的PE之间的过度竞争,他已是笑看风云了。
从体制内到体制外
2005年,阚治东创建东方现代产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开始从体制内走到体制外。
与阚治东合伙的,还有与阚一起被称为“上海滩证券三大猛人”的上海证券交易所首任总经理尉文渊。
与曾经在证券业的辉煌相比,阚治东说自己并不算是“高调”复出,因为离不开自己熟悉的金融行业,又没有资本和能力再去开一家银行或者证券公司,他们就选择了自己能做并一直在做的事——创投。
阚治东曾在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分行工作,在去日本进修之后踏入了证券行业。1990年,阚治东接手申银证券公司,公司后来和万国证券合并为申银万国证券公司,阚治东任总裁。
作为最早做证券的一批人,阚治东曾有很多成绩,包括第一只A股、第一只B股的发行,以及最早的涨跌停板制度设定等,不过后来他因为涉嫌操纵陆家嘴(600663.SH)股价而离开了申银万国以及证券行业。直到2002年,他应深圳市政府邀请出任濒临破产的南方证券总裁,但最终惨淡收场——因涉嫌操控“双哈”股票被捕21日,不过并没有被起诉。
除了是中国第一代券商总裁之外,阚治东在深圳的时候也是最早玩风投的人之一。1999年创立深圳市创新科技投资有限公司。
阚治东告诉《陆家嘴》记者,官办有官办的优势,至少比起个人来说募资要容易得多,此外还有各部门对公司的扶持和帮助,不过官办的公司不免会有一些体制上的问题。
阚治东提起他们第一次募资并不顺利,只有很少的资金。在将东方现代公司关闭后,东方汇富成立。
对于公司目前的投资成绩,阚治东说觉得还可以,尽管没有具体去统计过,但每年都有成功上市,成功退出的案例。
据阚治东介绍,他们参与发起设立的项目非常多,有包括黑龙江一家养奶牛的公司,还有上海交大的超导材料项目,以及最近在深圳做了一个新的光伏发电项目。
实际上阚治东最轰动的莫过于华锐风电项目。2005年他就参与了创办华锐风电,该公司主业是风电机组制造,而这家公司后来在2011年以90元的发行价上市,为阚治东等人带来丰厚的回报。但买了华锐风电股票的就不是那么幸运,因为股价在后来的表现非常不好,风电行业也告别前两年的黄金时代。
阚治东认为,对华锐风电的投资还是比较成功的,因为他们的投资推动了整个中国风力发电的进程——中国风电的装机容量已经发展到今天的5000万千瓦左右;同时他们也做起了一个中国目前最大的风电设备公司,并且给股权投资人带来了超过百倍的回报。
对于风电,阚治东仍然觉得是非常不错的方向,现在的行业问题只是发展过程中的波动。他说,不能认为现在风电利用已经过度,毕竟煤炭、石油等资源是有限的,而且现在国际社会对气候、环境的保护越来越重视。比如《京都议定书》限制各国向大气排放各种有害气体,对一些发达国家进行限排和减排,中国日后肯定不得不承担起“大国责任”,那意味着要减少火电装机量。
总结过去的这段经验,阚治东说,作为投资人,想法不能过于僵化,不能直接把前人的经验盲目拿来套用。比如,以创业闻名于世的以色列,其创业投资学习的就是美国人的创业投资经验,但并非完全照搬,根据本国的情况,以色列有政府的引导和资金支持,这是美国模式中没有的。
第二次“上山下乡”
作为创投行业的老兵,阚治东正试图走出一片蓝海。
深圳的创投早就火爆非常,于是阚治东就到安徽、四川、河北、黑龙江甚至是青海、宁夏那些地方去。阚治东在安徽投资了十多个项目,设立了两个基金项目。
除了去非热门地方投资,最近,阚治东还常去黑龙江的黑河,朋友们打趣阚治东这是第二次“上山下乡”,因为他曾经作为知青在黑河市逊克县插队。
其实在2011年初,阚治东与清华总裁班一批企业家前往黑河市考察学习。当时经过三天的考察,东方汇富牵头在黑河组建了基金规模为5.5亿元人民币的黑河东方创业投资合伙企业。
阚治东坦言,现在国内大城市已经是“全民PE”状态,但黑河似乎是一个被PE遗忘的角落, 黑河称得上一片净土,是PE投资的蓝海。
仅仅一年,黑河这片投资的蓝海就结出硕果,东方汇富在黑河投资的第一批投资项目已经落地,其中有牧业、矿业和保健酒。
其中较大的是“中兴牧业”,在当地政府的全力支持下,借助当地天然草场,引进新西兰和澳洲的优质奶牛,并引进海外有关专家,和国内这方面著名公司合作,打造一个优质奶源基地。
阚治东坦承,由于自己对黑河感情深厚,因此对黑河东方创投算得上是“情有独钟”,但这种“知青情结”却没有让他在黑河投资过程中失去理性,毕竟PE的钱还是股东的钱。
出海
除了第二次“上山下乡”,阚治东还把目光投向了海外。
他到日本、韩国以及以色列去展开业务,以及和日本方面设立了一个合资的创投公司,他认为加强国际合作,可以找到更好的差异化优势。
他的日韩之行收获颇多。很多具有先进技术的日本中小企业想进入中国市场,所以他们需要中国的PE能成为他们的股东,再借此获得在中国发展的优先权。合作会有巨大的双赢空间。
阚治东提到,产业升级换代,技术是一个很大问题,大企业有足够的研发能力,但中小企业实力不足,这限制了它们往更高层次发展;他说可以和海外的中小企业联手,那些企业的技术优势很显著,但没有市场,无法把最好的技术转化为投资人最需要的价值,这时把两者结合起来,就可以实现真正的优势互补。
实际上,东方汇富和日本的合作早就已经展开了,去年他们与在东京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日本金融机构Fund Creation集团建立了合作关系,在上海成立了德石忠源合资公司,公司的投资目标就是中国以及日本的企业,目前这家合资公司在上海的办公地点就在阚治东办公室的楼上。
不久前,阚治东还去了韩国,他在最近自己的文章中记录了这次行程,韩国PE行业正在寻找中国的机会。阚治东去了韩国产业银行拜访,并和他们签署了PE业务全面合作备忘录。此外,他在采访中也向记者提到,跟以色列的有关合作也正在推进中。
除了在地域上的拓展之外,阚治东也聊到了他在尝试根据国内的情况,将投资方式做一些变化。眼下很多人都想做创业投资,通过上市退出。但也有相当一部分的人说,能不能给他们找一些项目,有相对稳定的现金流和回报就可以,这意味着有些投资人并不是把目标完全放在上市以追求一下子数百倍的回报,他认为这批人比较适合那些资源性的项目,而且他还想,私募是不是可以设置专项私募基金,即根据不同投资人的需求达到不同类型的基金。
“我认为我们创投公司需要有自己的创新,还要根据本国的情况进行发挥。”阚治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