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east
财经 | 宏观 | 国内 | 国外  投资 | 风投 | 天使 | 私募 | 产业 | 并购 | 投行  证券 | 金融资本 |  创 业 板 
商机 | 公司 | 产品 | 供求  学院 | 创业 | 管理 | 连锁 | 投行 | 理财 | 贷款  机构 | 投资机构 |  外商投资 
服务 | 展会 | 招聘 | 名录  市场 | 项目 | 投资 | 专利 | 技术 | 产权 | 连锁  互动 | 创业社区 |  有问必答 

网站导航

您当前位置:中国创业投资网 >> 新闻频道 >> 财经要闻 >> 国内 >> 浏览文章

临空经济区热与冷63个新区鲜有成熟模式

2015-5-28 5:58:00东方财富 【字体:

“全国62座城市,依托54个机场,已经规划了63个临空经济区。”中国民用航空局副局长周来振给出的这个数据,足可见临空经济的热度。

  “全国62座城市,依托54个机场,已经规划了63个临空经济区。”中国民用航空局副局长周来振给出的这个数据,足可见临空经济的热度。

  国内机场建设加速,也引发临空经济区建设热潮。依托机场发展,建设临空经济区被视为城市转型发展的关键。但在一拥而上背后,周来振坦言,“一些地区临空经济发展充斥着浮躁、急功近利的商业冲动。”

  中国民航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曹允春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称,在中国发展了十多年的临空经济,目前还没有更多成功经验可借鉴。

  临空经济热度不减

  中国的临空经济在上世纪90年代萌芽,2010年后随着新机场的建设,临空经济区在全国遍地开花。2013年,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被设立为“以航空经济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临空经济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

  据周来振介绍,目前“初步形成了以北京 、上海 、广州为中心,以成都、郑州、天津等省会或重点城市为骨干,其他城市为补充的临空经济发展格局”。

  二三线城市也在“虎视眈眈”。河北唐山、湖北孝感、西宁曹家堡、贵州龙里、四川宜宾等一批临空经济区蓄势待发。据中国民用航空网报道,截至去年6月,有21个客运年吞吐量在1000万以上的机场所在区域,已全部规划了临空经济区或以临空经济区为核心的城市新区。

  在民航业界流传的“1:8效应”,或许能解释热情持续高涨的原因。办好一个机场,就像开启一扇大门,随之而来的人流、资金和信息,将推动地区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机场的投入产出比可以高达1:8。临空经济区带动产业转移,能启动高端经济成为业界共识。

  如何避免千篇一律

  临空经济出现井喷,也让业内有了担忧。周来振坦言,“一些地区临空经济发展充斥着浮躁、急功近利的商业冲动”。曹允春表示,对于扎堆建设临空经济,“不能完全去堵,而是应引导其健康可持续发展。”而衡量一座城市是否适宜发展临空经济,主要取决于相当规模的机场吞吐量、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以及配套的市场容量。

  对于普遍处于亏损的中小机场,北京顺义临空经济区办公室主任胡杰建议,几个临近的中小城市可以合建一个机场,从而形成规模。然后再在附近建开发区,几个城市之间形成分工合作,比分别做几个中小机场更能产生经济效益。

  曹允春提出,建设机场、发展临空经济,要发展更具地方特色的实质内容,千篇一律、重复性建设,这样谁都发展不起来,“无论选择哪种模式,政府、机场、企业等各种建设主体,都要遵循临空经济港-产-城的发展规律。”他说。

  “全国扎堆建,但成功的少,大家都在探索不同的路径”,曹允春总结出几种临空经济的发展模式。比如,富士康落户郑州,关联产业驱动,郑州航空港综合经济试验区2014年手机产量1.43亿部,约占全球供货量的1/8。此外,上海虹桥临空经济区的综合交通模式,孟菲斯的航空物流驱动模式,以及自由贸易区在临空经济区周边布局的模式等。

(责任编辑:DF155)

分享到:


网友评论:

  • 阅读排行
  • 本日
  • 本周
  • 本月
关于我们 | 免责条款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帮助中心 | 会员登陆 | 友情链接 | 订阅R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