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east
财经 | 宏观 | 国内 | 国外  投资 | 风投 | 天使 | 私募 | 产业 | 并购 | 投行  证券 | 金融资本 |  创 业 板 
商机 | 公司 | 产品 | 供求  学院 | 创业 | 管理 | 连锁 | 投行 | 理财 | 贷款  机构 | 投资机构 |  外商投资 
服务 | 展会 | 招聘 | 名录  市场 | 项目 | 投资 | 专利 | 技术 | 产权 | 连锁  互动 | 创业社区 |  有问必答 

网站导航

您当前位置:中国创业投资网 >> 新闻频道 >> 财经要闻 >> 国内 >> 浏览文章

落实国家战略 上海绘就全球科创中心蓝图

2015-5-26 5:59:21东方财富 【字体: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对于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的中央点题,上海给出了可操作管用的路线图,并强调能落实落地。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对于“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的中央点题,上海给出了“可操作管用”的路线图,并强调能落实落地。

  5月25日,中共上海十届市委八次全会召开,审议并通过了《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意见》(下称《意见》)。这一天,距离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5月在上海考察调研,对上海提出“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的要求,正好过去一年。

  这份历时一年形成的《意见》,经历了前期调研、专题研究、制订方案三个阶段。要解决的问题,聚焦在“由谁创新”、“动力哪里来”、“成果如何用”三个基本问题上。

  “一切不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思想观念都要坚决摒弃,一切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都要大胆革除,一切束缚创新创业创造手脚的政府管理方式都要彻底改变。”上海市委书记韩正强调。

  科创中心建设“两步走”

  韩正指出,中央要求上海在推进科技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方面,走在全国前头、走到世界前列,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这是中央综合分析国内外大势、立足我国发展全局、根据上海具体实际,作出的国家战略部署。

  同时也要看到,上海发展到了没有改革创新就不能前进的阶段,必须依靠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重构城市发展动力、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

  何谓“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韩正解释说,一要具有全球影响力,二要聚焦科技创新,突出创新驱动发展,三要充分体现中心城市的集聚辐射功能。

  也因此,韩正指出,必须用足用好上海长期形成的综合优势和开放优势;必须具有全球影响力,能够代表国家参与国际科技经济的合作与竞争;必须切实做到在推进科技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上,走在全国前头、走到世界前列,跻身全球重要的创新城市行列。

  为了实现这个奋斗目标,《意见》提出“两步走”规划:到2020年前,要形成科技创新中心基本框架体系;到2030年,要形成科技创新中心城市的核心功能,走出一条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上海特点的创新驱动发展新路。

  在《意见》之外,上海市有关部门和有关方面还研究了一系列配套实施意见和若干具体行动方案,细化任务举措和规则办法,确保《意见》切实发挥效应。

  为了推动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创中心,上海将建立市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领导小组,主动加强与国家相关部门对接,及时协调解决推进中的问题。

  同时,也将会改革完善创新驱动导向评价机制和考核办法,把创新业绩纳入地区、部门和领导干部考核,推动形成新的政绩观和用人导向。

  拿到风投可直接落户

  “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核心是要解决体制机制问题,关键是要依靠创新人才,基础是要有良好创新生态环境,重要的是要有重大工程与项目支撑。”韩正指出。

  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谁拥有一流的人才,谁就拥有了科技创新的优势和主导权。已经大量集聚的创新型人才,也被认为是上海建设科创中心的优势之一。

  张江平台经济研究院院长陈炜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在大张江地区,每2名创业者,就有1名是海归,目前已形成上万名的创新型企业家队伍;还拥有几万名5~10年研发经验的高端研发人才。

  2014年底,家电巨头海尔集团在陆家嘴设立金融平台,为海尔生态链上的上下游企业和个人提供相应的金融服务,以实现互联网++工业+商业+金融的融合。

  当被问及为什么选择上海时,海尔互联网+金融事业部总经理陈伟军告诉本报记者,因为这里最容易找到合适的人才,尤其是对于互联网企业和金融企业来说。

  但目前,上海的人才政策也存在较大的改善空间。陈炜将之归纳为高端人才配套不足,技能型人才重视不够,在绿卡和户口等市民化待遇落实上偏紧。

  解决人才问题,《意见》聚焦引进培养、使用评价、分配激励三个环节,将在国家各有关部门的全力支持之下,出台一批先行先试的政策措施。

  这些政策,包括进一步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健全国内人才引进政策,改进人才居住证积分制度和直接落户办法,创新人才培养和评价机制,拓展科研人员双向流动机制,加大创新创业人才激励力度,推进上海自贸区与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联动建设人才改革试验区。

  此次人才政策中,最为市场热议和关注的是,创业人才拿到一定规模的风投基金可以直接落户。上海市委组织部副部长陈皓在接受采访时说,这个政策的本意是要让一流的创业人才、风投人才集聚上海,这也是好的政策。但是“一定规模”到底是多少,目前还没有形成这方面达成共识的意见,还在酝酿中,最快6月底可以给出具体说法。

  靠改革解决体制机制难题

  关于创新生态,《意见》着力破解制约创新环境建设的四个难题:创新成果转化难、创新企业融资难、草根创业难、知识产权保护难。

  韩正说,推进科技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核心要解决体制机制问题,破解影响科技创新及其成果产业化的制度性障碍。关键要从政府自身改革做起,下决心简政放权,坚决改革政府条块分割、分钱分物的管理体制。

  《意见》针对这个突出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改革举措,突出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突破产学研用结合的体制机制障碍。

  全会要求,要建立市场导向的创新型体制机制,着力推进政府管理创新,改革财政科技资金管理,深化科研院所分类改革,健全鼓励企业主体创新投入的制度,强化企业家在推进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中的作用,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

  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说,产学研用没有走通,是体制机制的原因,要解决这个问题,构建一个合理的利益共享机制是核心。“我们做过一个简单的测算,假如说把现在浦东已经允许使用的科技政策应用到上海交大,我们马上会有十几个教授变成千万富翁。”

  “新兴板”“四新板”缓解融资难

  上海推进科创中心建设,必然基于上海已有的产业基础和创新资源。比如,借助资本力量,推动科技与金融结合。

  拍拍贷CEO张俊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自己和许多创业者一起聊,发现创业初期都面临一个共性的问题,就是很难拿到资金支持,这也成为创业失败的重要原因。

  硅谷最大的成功是什么?张江高科总经理葛培健对本报记者表示,就是多层次资本市场,包括全球资本等的云集。也因此,从推动高科技企业发展的角度来讲,张江高科也要转型为科技投行。

  毫无疑问,上海大量积聚的金融资源,以及正在推进的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势必为科创中心建设提供全方位的资金支持。

  目前上证所正在筹建“新兴板”,推动尚未盈利但具一定规模的科技创新企业上市。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也将要启动“四新板”(四新指: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这是专门针对上海经济转型创新中涌现的“四新”企业的全新股权托管交易品种。在服务功能上,“四新板”将探索试点优先股、夹层融资、资产证券化等创新产品,有效缓解“四新”企业融资难题。

  一批重大战略项目将实施

  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只有实现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和项目的前瞻布局,才能赢得主动。

  而要选好项目、布好局,全会指出要坚持三条原则:一是放眼世界,要有国际影响力、竞争力,符合科技进步大方向和产业变革大趋势;二是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一定是国家迫切需要、核心利益所在、打破国际垄断的;三是上海有基础、有能力,可以形成合力、能突破的。

  《意见》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区域布局三方面提出了具体任务。也提出,要优化重大科技创新布局,加快建设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若干重大创新功能型平台,实施一批重大战略项目,布局一批重大基础工程,建设各具特色的科技创新集聚区。

  上海社科院研究员陈建勋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经过调研,上海社科院提出可重点培养“五个一”的高科技产业:“一台车”(无人自动驾驶车与新能源车 )、“一件衣”(可穿戴式、移动型养老与保健智能服装)、“一栋楼”(装配式与智慧型楼宇)、“一张网”(智慧城市互联、物联、绿色能源、车联综合网)、“一个人”(产业机器人、养老等服务机器人等)、“一颗芯”(智能芯片)等具有标志性与示范性、前瞻性与导向性、应用性与现实性等项目。

  张杰告诉记者,上海传统优势是制造业,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用互联网来提升产业的能级,又将形成上海新的优势。

  基于上海在大飞机、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机器人、生物医药等方面的产业基础,张杰也表示,可以形成高端智能制造、精准医疗健康等产业。“国外全球科技创新城市的发展经验表明,高端制造业是创新发展的基石。”张杰说。制图/五千

(责任编辑:DF145)

分享到:


网友评论:

  • 阅读排行
  • 本日
  • 本周
  • 本月
关于我们 | 免责条款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帮助中心 | 会员登陆 | 友情链接 | 订阅R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