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east
财经 | 宏观 | 国内 | 国外  投资 | 风投 | 天使 | 私募 | 产业 | 并购 | 投行  证券 | 金融资本 |  创 业 板 
商机 | 公司 | 产品 | 供求  学院 | 创业 | 管理 | 连锁 | 投行 | 理财 | 贷款  机构 | 投资机构 |  外商投资 
服务 | 展会 | 招聘 | 名录  市场 | 项目 | 投资 | 专利 | 技术 | 产权 | 连锁  互动 | 创业社区 |  有问必答 

网站导航

您当前位置:中国创业投资网 >> 新闻频道 >> 财经要闻 >> 国内 >> 浏览文章

地方债的关键是谁买单

2013-8-18 7:31:30东方财富 【字体:

  全国性地方债审计已进行了一段时间,效果如何?目前来看,主要是在三个方面,一是规模方面的问题;二是合规方面的问题;三是公开性方面的问题。

  “大审计”能得出一个什么样的数字结论?会不会吓大家一跳呢?

  最近一轮的地方债与城投债的大扩张,始于最近5年,比如2008年,“4万亿”政府经济刺激计划。我国再次在全国范围内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当年由财政部代地方政府发行过2000亿元债券,期限3年,利息按年支付,当然,这是中央财政的赤字,按规定,没有列入“地方”。

  对于2009年的债市扩张,有关方面,是有非常具体的项目报备的。需要经过国家发改委等诸多政府行政部门与机构的严格审批。

  根据审计署的相关披露,“至2012年底,被审计的省市区地方债务总额共计38475.81亿元,比2010年增长12.94%。其中,9个省会城市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率超过100%,最高的达188.95%,如加上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债务率最高达219.57%。”

  众所周知,地方债目前其实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关联着数额惊人的地方信贷融资的资金缺口,但是信贷方面的有关规定更多,比如,《担保法》已经明确规定,“国家机关不得为保证人(在转贷过程中)”;“国家机关和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违反法律规定提供担保的,担保合同无效”;

  因此,预计本轮审计结束之后,地方政府的信用,能不能覆盖“城投债”的风险,仍难确定。

  当然了,此前在各种城投债的发行模式中,地方政府主要通过项目回购、政府承诺财政补贴等方式提升城投债“政信”等级,但以政府文件或政府承诺的方式替代担保的司法规定,也值得商榷。这给部分债券的还本付息,留下了一定的隐患,虽然我们也知道,政府绝对不会“弃债”而去。

  目前的问题还是那些老问题,一是《预算法》禁止地方政府在预算中开列赤字;二是《担保法》禁止各级政府进入信用市场;否则,《预算法》限制地方政府举债,就没有意义了。相对于《预算法》,《担保法》本来就是“绕不过去”的;地方政府不仅需要回答,你到底是否需要“借债”,还需要回答,你们是否有权“举债”(或变相举债),因此,这就需要新一届政府,启动债券市场的全面改革才行。

  地方债一直就是个“老问题”。当下我们面临的所有问题,其中包括“信用资金空转”的问题,一定可以解决;关键是谁来买单。

(责任编辑:DF070)

分享到:


网友评论:

  • 阅读排行
  • 本日
  • 本周
  • 本月
关于我们 | 免责条款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帮助中心 | 会员登陆 | 友情链接 | 订阅R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