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赵白鸽:
红十字会近年在中国国内所遭遇的争议可能是其他国家所罕见的,如今它依然走在“重建”公信力的路上。昨天,红会常务副会长赵白鸽接受公开访谈时再谈“郭美美事件”的伤害与启示,同时希望修改《红十字会法》,能扩充红会的核心业务。
赵白鸽在访谈之初,就尝试区分一个概念,将公众“红会是慈善组织”的印象更改成“红会是人道组织”。在赵白鸽看来,目前红十字会有三重赋权:一是政府赋权,应对冲突灾害、拯救生命、紧急救援等;二是公众赋权,现在公众的捐款超过半数,这种委托是沉甸甸的责任;三是国际赋权,必须按照国际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运作。
红会的改革“近年也是朝着国际接轨的方向来进行的”。赵白鸽也强调改革还包括明确核心任务——不仅仅是接受和使用公众的捐款,更多的是在灾害发生或者人的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第一时间做出反应,“改革的整个构架和效率是要围绕这样一个基本原则来开展。”
即便是最挑剔的批评者,也承认这些年红会在批评中进步,但是与公众的期待相比,还是有不小的差距,尤其是主动、完整、透明地公布善款收入及使用情况。
在赵白鸽看来,红会接受社会监督“做得不够”。其实,作为红会近年改革的一大进步,就是去年年底成立“红十字会社会监督委员会”,不过伴随着对红会不信赖的情绪猛涨,红监会及其委员也一度备受质疑。在重查“郭美美事件”上,红监会委员之间的意见分歧让重查“不了了之”,这让一部分人对它的信赖也大打折扣。
一位红监会委员告诉《第一财经日报》,他并不喜欢郭美美,但也不赞成重查郭美美,主要原因是红监会缺乏足够的手段彻查这一事件,一旦查不出来新的结论,就像作秀,又给红会背书,反而让红监会角色尴尬。
赵白鸽昨天也再次谈及“郭美美事件”,不过,她主要强调红会被伤害:社会在没有证据时批评红会不客观,有人将郭美美等同于红会是不理性、不公平的,红十字会是目前最规范的社会组织之一。
(责任编辑:DF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