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有望审议包含“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内容的下一步改革总体方案的前夕,国土资源部派出10个专项督查组,对2012年所有土地变更进行“国家级核查”,以摸清各类用途土地的基本状况。
目前,国土资源部的10个专项督查组已经出发,新增建设用地相关批准文件、实际转用情况的真实性、准确性,以及地方用地数据备案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已经按照国土资源部的要求,成为本次“全国核查”的重点所在。
2013年6月,按照中央统一部署,国土资源部完成了“关于改革完善土地管理制度的政策建议”的起草工作,并上报国务院讨论。在总计27条政策建议中,有相当比例对现有的土地管理制度进行完善、改革和调整。而在启动这些改革之前,掌握现有土地领域的现状,已经成为顺利启动改革工作的前提。
在此之前,国土资源部已经启动了以整治囤地为核心的动态巡查机制。
“国家”核查
本次核查全面采用土地利用现状信息与用地管理信息套合标注的做法,实现土地利用现状信息和用地管理信息的分段调查和有效衔接,从而能够全面掌握当前土地的基本现状。
“培训工作已经开始了,现在10个专项工作组也已经组成了,应该说核查工作启动得很快。”7月10日,国土资源部一位不愿具名的官员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作为全国土地工作的主管部门,国土资源部已经派出10个专项工作组,对各地方的土地变更情况进行核查,级别为“国家级”。
由于中国内地土地管理制度实施“用途管制”,不同用途之间的土地转用,须经不同级别的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批准,尤其是农用土地通过国家征地方式,转变为城镇建设用地采用指标管理的方式,从而形成了“以年度为单位”的“土地用途变更”情况。
7月8日,国土资源部召开核查工作的培训动员会。一位与会人士告诉记者,在该次动员会上,国土资源部副部长胡存智明确提出要求,各工作组务必排除干扰和阻力,认真开展抽查核实,全面掌握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数据的真实性、用地管理信息数据的可靠性。
记者了解到,国家级土地变更核查工作主要针对2012年度内的土地用途变更情况进行核查。本次核查全面采用土地利用现状信息与用地管理信息套合标注的做法,实现土地利用现状信息和用地管理信息的分段调查和有效衔接,从而能够全面掌握当前土地的基本现状。
“一方面,通过地方国土管理部门的报审报批,国土资源部掌握一整套文件系统上的土地用途和利用现状;另一方面,通过卫星监测系统形成的建设用地图斑资料,可以形成一套‘眼见为实’的土地利用现状,通过这两套资料的比对,就可以发现问题,然后解决它。”7月11日,山东省国土资源厅一位官员向记者解释。
他告诉记者,虽然卫星图斑监测的方式早已建立,但是,将卫星图斑监测的结果与现有用地管理信息比对进行核查的方式,是第一次使用,相比于之前的工作方式,这种比对方式对地方政府拥有更强的威慑力。
“一查多用”
根据核查的情况,将形成专题报告,在经国土资源部审核后,根据国务院的工作部署,上报国务院主管领导,作为相关后续工作的依据。
截至记者发稿,“土地变更全国核查”工作的《工作方案》已经得到国土资源部的批准。根据该工作方案,此次开展国家级重点抽查核实工作,就是要以强有力的行政力量和先进的技术力量为支撑,对弄虚作假行为进行严肃查处,促进地方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全面整改。
(责任编辑:DF010)
12 下一页 提示: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