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east
财经 | 宏观 | 国内 | 国外  投资 | 风投 | 天使 | 私募 | 产业 | 并购 | 投行  证券 | 金融资本 |  创 业 板 
商机 | 公司 | 产品 | 供求  学院 | 创业 | 管理 | 连锁 | 投行 | 理财 | 贷款  机构 | 投资机构 |  外商投资 
服务 | 展会 | 招聘 | 名录  市场 | 项目 | 投资 | 专利 | 技术 | 产权 | 连锁  互动 | 创业社区 |  有问必答 

网站导航

您当前位置:中国创业投资网 >> 新闻频道 >> 财经要闻 >> 国内 >> 浏览文章

富川转型记从农业小县到循环工业强县

2013-7-3 6:53:08东方财富 【字体:

  “现在总算可以在家管管孩子了。”莫天秀露出洁白的牙齿和憨厚的笑容。

  莫天秀是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富川瑶族自治县莲山镇大深坝村村民,比收入的增长更让她欣慰的是,她可以留在家乡一边挣钱、一边照顾正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孩子。

  莫天秀说,在没有华润电厂的时候,她就去广东、浙江打工,孩子留在家中,由爷爷奶奶看管。

  华润循环经济产业园进入后,莫天秀在电厂找到了一份保洁工作。她说,原来每月收入几百元,现在可以挣一千多块,家里经济状况有所改善,不仅如此,村子里的道路和房子也都有了很大的改观。

  像莫天秀这样的村民在当地不止一个。大深坝村村主任彭德松透露,在同等条件下,华润优先雇用当地的农户,周边各村共有400多位农民在产业园工作。由于产业园采取开放性物流,农民自己购买车辆后便可为其提供物流服务,这样的物流车现已达到200多辆,车主每月收入可达8000余元。

  地处湘、桂、粤三省交界的少数民族山区县富川,因离首府南宁最偏远而被称为广西“省尾”,却因为循环产业而悄然发生着变化。自2007年3月开始,富川县就开始打造我国西南最大循环经济基地,优化经济结构,加快了从一个农业小县到循环经济强县的转变。

  2002~2011年,富川地区生产总值增长2.2倍,财政收入增长3.5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6307元增加到1.6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488元增加到4483元。

  今年一季度,富川县经济增长速度跃居广西壮族自治区前列。有人笑称,自华润循环产业园进入后,富川县的平均收入比桂林市还高,房租和房价也仅次于南宁。

  这一项目为贺州的发展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助推动力,当地政府提出把示范区建设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典范、地方政府与央企互动合作的典范、后发展欠发达地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典范”的目标。

  2012年10月,华润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区“三厂一区”在富川县建成投运,并列入广西壮族自治区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当年,广西贺州华润循环经济示范区完成工业总产值17.32亿元。2013年,循环产业园仅一季度就完成工业总产值15.25亿元,预计全年入库税收8000万元。

  在富川瑶族自治县县长陈华看来,示范区的建设对地方经济起到了全方位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为周边农村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并积极援助其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企业和周边农村的共同发展。

  富川瑶族自治县县委书记廖立勇表示,以华润火电厂、华润水泥厂和华润雪花啤酒厂为核心企业的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园区初具雏形,成为推动富川科学发展的巨大“引擎”。

  对于该县循环产业发展的下一步,廖立勇说,富川要抓住有利契机,积极引进华润五丰行、制药、怡宝矿泉水等企业入驻核心区,加快推进大唐、华能、中国风电等风电新能源项目建设,延伸扩展华润上下循环产业链,做强做大华润循环园区,为创建全国的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奠定坚实基础。

  陈华表示,目前,尚有一些体制、机制以及产业链上的问题制约园区的发展,富川县下一步将加大招商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强园区服务和管理。

  毫无疑问,富川县的未来已经和华润在这里的循环经济产业难舍难分。

(责任编辑:DF111)

分享到:


网友评论:

  • 阅读排行
  • 本日
  • 本周
  • 本月
关于我们 | 免责条款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帮助中心 | 会员登陆 | 友情链接 | 订阅R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