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企业租赁农地将受严格监管,遏制土地经营“非粮化”、“非农化”倾向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昨日正式发布,这是新世纪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10个中央一号文件。
文件以创新农村经营体制机制为主线,要求着力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文件要求,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大对联户经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扶持力度。比如,加大农业补贴力度时就要求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倾斜;加大新型生产经营主体信贷支持力度。
在土地政策方面,一号文件提出,要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扩大登记试点范围,用5年的时间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
据记者了解,自2008年开始,农业部就在全国挑选了8个县开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试点工作,2011至2012年,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国50个县。农业部经管司司长孙中华对记者透露,“今年试点范围还将继续扩大至150个县,为全面铺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铺路。”
伴随确权登记的完成,也为我国农村政策的下一步走向埋下伏笔,为将来的土地流转以及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保护,以及新型主体的培育创造条件。
在农村经营体制改革中,土地流转一直是市场关注的焦点。文件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农业部对此也表示,未来将进一步加大对种粮大户及农民合作社的扶持力度。
“农民合作社是带动农户进入市场的基本主体,一号文件关于这方面的政策含金量非常高”,孙中华在解读一号文件精神时说。
值得注意的是,文件还强调,探索建立严格的工商企业租赁农户承包耕地准入和监管制度,确保农户家庭经营的主体地位,遏制土地经营的“非粮化”、“非农化”倾向。
------------------------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 连续十年聚焦“三农”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昨日发布,一号文件连续第十年聚焦“三农”。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全文约10000字,共分7个部分26条,包括建立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机制,努力夯实现代农业物质基础;健全农业支持保护制度,不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稳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新机制,大力培育发展多元服务主体;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有效保障农民财产权利;改进农村公共服务机制,积极推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乡村治理机制,切实加强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文件要求,按照保供增收惠民生、改革创新添活力的工作目标,加大农村改革力度、政策扶持力度、科技驱动力度,围绕现代农业建设,充分发挥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优越性,着力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大好形势。
文件指出,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创新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核心和基础。要尊重和保障农户生产经营的主体地位,培育和壮大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充分激发农村生产要素潜能。
文件强调,建立归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是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的内在要求。必须健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制度,依法保障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
此外,文件还提出用5年时间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妥善解决农户承包地块面积不准、四至不清等问题;加快推进征地制度改革,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确保被征地农民生活水平有提高、长远生计有保障等。
解读:
方正证券宏观策略组首席分析师汤云飞昨日晚间对记者表示,这次一号文件最值得关注的是提出把城乡发展一体化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这意味着我国城镇化提速的重心可能在县级或以下的小城镇。这将带来各方面的机会,会对医疗、电力、交通等配套有更多的投入,特别是国家对县级医疗机构很重视。
此外,之前市场普遍预期一号文件将关注到农村经营体制机制的创新,从《意见》来看,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探索建立严格的工商企业租赁农户承包耕地准入和监管制度,全面开展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都是在为加快农业现代化、产业化而做准备工作,预计未来还会有相关的具体政策,农业现代化、产业化相关行业、龙头将长期受益。
大同证券高级投资顾问刘云峰表示,新的一号文件将产生经营机制“红利”,这也使得一号文件受益顺序中,农业现代化相关行业更为靠前。可以预期,下一步国家将在土地资源集中使用上发力,对北大荒、隆平高科这样既有土地资源又有技术、经验的龙头带来利好,更容易扩张。此外农业机械、灌溉、服务、农产品加工等也会次第获益。(大众证券报)
123 下一页 提示: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