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散们往往是指数越高、仓位越重,保险资金又是怎么玩的?
先说仓位
今年6月底,保险资金的权益类投资占比为14.84%,比年初上升了3个点;待到7月
再说策略
险资并没有逃脱大盘下跌带来的资产缩水,但是他们却展开逆向操作,在7月份购买蓝筹ETF,盯紧证金公司的脚步抄到不少好股票,所以整体仓位没有明显下降。
在监管部门对长期资金应维护市场稳定的要求之下,8月份险资依然会维持一定的仓位。
对证金如影随形
在证金公司买入后发布公告的33家上市公司中,能看到不少保险公司的身影,如中国人寿、国华人寿、华夏人寿、新华人寿等等,在加仓步伐上和证金公司出现重合。
比如中国人寿大幅加仓人福医药,目前已经位列前十大流动股。国华人寿和华夏人寿与证金公司同时新晋成为中国铁建的前十大流通股。国华人寿还用自有资金以22.1元价格参加水晶光电定增。
反弹以来,证金概念股遭爆炒,一些个股的涨幅超过四成。不过,对于以“股市稳定器”的保险资金而言,更多考虑中长线投资,没有出现大幅减持迹象。
其实,险资在跟随证金公司的脚步买入之前,就已经新进了很多上市公司。根据数据统计,今年上半年保险资金出现在超过70只股票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上,其中新进的有40多只。材料、房地产、传媒、公用事业等成为保险公司新进和增持的重点领域。
证金不退,险资也没退
一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人士表示,7月上旬市场剧烈波动的时候,保监会曾经喊话,动员各家机构出手维护市场稳定,每天都要求净买入。
随着救市告一段落,证金承诺若干年不退出。保险机构虽然没有公开承诺,但是也没有大幅减仓,目前行业整体仓位在12%-15%之间,有一些比较激进的小保险公司权益类投资占比甚至达到20%。
(责任编辑:DF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