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中国人民银
前一天,央行称,中国人民银行与南非储备银行签署了在南非建立人民币清算安排的合作备忘录。
截至目前,人民银行共在17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人民币清算安排,覆盖东南亚、西欧、中东、北美、南美、大洋洲以及非洲。
中国作为一个经济大国,如果在更多场合使用人民币,将有助于回避其他货币波动带来的各种影响,特别是能够回避对贸易、投资活动造成的不必要的汇率风险。这是推动跨境投资和投资人民币结算试点的国际大背景。
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发展是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和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重要内容。通常情况下,中国央行通过与在他国建立人民币清算安排、签署双边本币互换协议、授予RQFII(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额度以及发行离岸人民币债券等手段,来拓展离岸人民币市场。
2014年以来,随着人民币国际化步伐的加快,中国央行也加快了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布局,登陆越来越多的国际金融中心。
2014年至今,先后与英国、德国、韩国、法国、卢森堡、卡塔尔、 加拿大、澳大利亚、马来西亚、泰国、智利、匈牙利、约翰内斯堡等 13个国家的中央银行签署了关于在当地建立人民币清算安排的合作备忘录,约定双方将充分协商和相互合作,做好相关业务监督管理、信息交换、持续评估及政策完善工作。随后,人民银行在上述国家确定一家中资银行作为当地人民币清算行。
除了建立人民币清算安排,人民银行还加强了双边本币互换。截至2015年5月末,人民银行与32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签署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协议规模约3.1万亿人民币。
2015年6月3日,中国央行公布,已获准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境外人民币清算行和参加行,可开展债券回购交易,其中正回购的融资余额不高于所持债券余额的100%,且回购资金可调出境外使用。
与此同时,中国央行通过授予RQFII投资额度的方式,来拓宽人民币的跨境使用。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近日公布的数据,截至2015年6月29日,RQFII总额度3909亿元人民币。涉及7个国家和地区共132家机构,其中香港2700亿、新加坡287亿、英国212亿、法国150亿、韩国400亿、德国60亿、澳大利亚100亿。
根据瞭望智库的消息,近期,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向我国央行提出设立人民币离岸市场的提议,并已经签署了一系列协议。经过前期调研和协商,我国央行目前正逐一进行深入谈判,或将在接下来几年内,明显加快人民币离岸中心的成立速度。
目前人民币已经是全球第二大贸易货币,第五大国际支付货币,第六大交易货币和第七大储备货币。随着离岸人民币体系的初步完善,人民币将成为离岸市场活跃的交易货币,进一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责任编辑:DF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