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央行开展2650亿元逆回购操作,其中7天期交易量1650亿元,28天期交易量1000亿元。至此,加上9月份开展的逆回购操作,本月公开市场将有8150亿元逆回购到期。
鉴于本周
据统计,节前两周内,央行连续逆回购超过7000亿元,缓解了中秋国庆双节期间居民现金需求,但同时也带来了节后大量资金到期的问题。由于逆回购期限均不超过1个月,本月公开市场将面临8150亿元逆回购到期,资金缺口巨大。巨量的逆回购到期、银行准备金缴款,以及季节性财政存款上缴等因素将导致资金面紧张,这也使得10月“降准”的预期话题再次升温。
>>分析
逆回购是滚动操作需要
对于本次逆回购,国际金融问题专家赵庆明指出,总体上来看,央行最近的逆回购应该是为了实现平稳过渡。
首先,这是滚动操作的需要,央行此前大量操作的逆回购在节后相继到期,需要滚动操作来平缓市场资金面。
其次,近期银行需要缴纳存款准备金,这将冻结一部分市场流动性,因此央行有必要为市场注入部分流动性。
短期内降准可能性不大
对此,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认为,目前来看,央行已将逆回购作为降准之外的调控市场资金流动性的主要手段之一。逆回购比降准更加合适,相比降准来看,逆回购是一种更加市场化的调控方式。尽管市场目前存在资金缺口,但是滚动使用逆回购的可能性较大,短期内不太可能实施降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