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股改最早本月末启动
新股发行以注册制取代现行审核制将成股改核心
经历持续宽幅震荡的A股,即将迎来又一个金秋十月。低迷已久的A股,是“超跌反弹”
按照国家统计局的安排,未来的11天里,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投资和销售、CPI、PPI、GDP等一系列月度和季度重要数据将相继亮相。数据勾勒出的国民经济运行态势,无疑将为投资者判断A股市场基本面提供最直接的依据。
在期待股指筑底反转的同时,市场对于证券市场的改革预期愈发强烈。投资者期待着,一系列改革措施能从根本上消除中国股市与生俱来或后天积累的一些顽疾,从而引领其摆脱功能失调、价值失衡的状态。
9月公布的《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二五”规划》明确了未来3年中国金融改革的目标:金融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保持在5%左右,社会融资规模保持适度增长,非金融企业直接融资占社会融资规模比重提高至15%以上,银行、证券、保险等主要金融行业的行业结构和组织体系更为合理。就证券市场而言,这一既定目标较为合理而非遥不可及。
事实上,与单纯的规模和涨幅相比,证券市场的改革力度显然更受关注。其中,即将展开的新一轮新股发行制度改革无疑吸引了更多的目光。据称,此次改革最早将于10月末启动,而以注册制取代现行的审核制将成为其核心。
在审核制下,本应高度市场化的股票发行被添上了浓重的行政色彩和人为因素,不仅引发了高价发行、高市盈率和超高募集资金的“三高”现象,更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股市定价机制的扭曲。
天相投资顾问有限公司首席分析师仇彦英表示,除了基本面之外,供求关系的失衡是导致近年来股市持续不振的主要原因之一。从这个角度而言,新一轮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的启动将对提振投资者信心、改变市场弱格局起到关键的作用。
相关
交行预测9月CPI涨幅1.8%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日前发布的一份报告预测,9月份CPI同比涨幅或回落至2%以下,达到1.8%左右。
报告认为,9月份以来,由于极端天气因素影响结束,蔬菜的价格涨幅回落,猪肉价格环比涨幅回升,但涨幅较小,国内食品价格总体运行平稳,预计9月CPI同比较上月可能有所回落,初步判断CPI同比回落至1.8%左右。
报告认为,虽然近几个月国内新涨价因素回升以及发达国家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操作力度加大等预期增加了未来物价反弹的压力,但受翘尾因素回落、国内生产需求不振、油价可能下调、国内粮价可能平稳、经济增速难以大幅回升等因素影响,预计年内物价不会出现大幅反弹。虽然年末物价可能有所回升,但全年物价上涨压力相比去年明显减轻。(南方都市报)
123 下一页 提示: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