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9月的最后一个交易日,回顾9月,A股市场过得并不平静,一日的近百点长阳终究没有敌过多日的绵绵下跌,不过好在2000点关口盘中告破之后,市场“警醒”,于昨日午盘有所回暖。而在震
牛股第一名
天津磁卡:月涨幅62.54%
有市场人士称,天津磁卡(600800)荣登“9月第一牛股”宝座,是今年A股市场爆出的一个大冷门。因为本轮上涨前,该股已沉寂多时,8月底才突然发力,随后迭创新高,最高涨幅接近130%。
分析原因,“摘帽”是其上涨的导火索,而金融卡换芯概念、中信传媒重组预期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当然,游资的炒作更不可或缺。需要提醒的是,这些理由要么只是单纯的概念,要么就是市场的臆测和传言。
牛股第二名
恒邦股份:月涨幅54.69%
恒邦股份(002237)与以下3只牛股的座次昨日刚刚排定。作为一只黄金概念股,它当日再度上涨近9%,从而跻身亚军。
受美联储QE3推出的刺激,金价近一个月持续上扬,对黄金股构成利好,恒邦股份最受鼓舞,月涨幅超过五成。其实,无论是业绩还是“黄金”含量,恒邦股份尽管有“民企黄金第一股”之称,但与山东黄金、中金黄金等正宗黄金股相比,均属一般。它的优势就在于盘子够小,便于游资炒作。
牛股第三名
中海科技:月涨幅48.65%
智慧城市概念,是疲弱的9月行情中曾被热炒的题材,而中海科技(002401)就是这一题材的代表龙头,其9月4日-10日,连续5个涨停让市场惊叹不已。交易信息显示,多家著名游资营业部都参与了该股的炒作。
而相对于“头脑发热”的游资,中海科技的4位持股高管较为冷静,在股价飙涨之时,均大举套现,且已触发或接近25%的减持红线。目前,该股具有的题材以及股价都在逐渐降温中。
牛股第四名
中原特钢:月涨幅45.71%
上半年业绩变脸的中原特钢(002423)进入9月后彻底摆脱了跌跌不休的阴影,翻身跃进大牛股之列。期间,它连续9日上涨,其中包括连续4个涨停,最高涨幅达到了74%。
中原特钢的走强得益于军工、船舶题材的热炒,市场常常将“特钢”与武器材料联系起来。而该股之所以领先于其他同业个股,一方面在于其股价已创下历史新低,有反弹需求;另一方面,流通股本不及8000万股,游资有从容的拉升空间,便于炒作。
牛股第五名
天业股份:月涨幅43.23%
该股得益于黄金价格的上涨。此轮上涨前,天业股份(600807)股价也已创下了近两年多的新低。9月6日,该股突然逆势大涨了逾6%,次日即停牌宣称有重大事项。9月12日,一纸“收购天业黄金10%股权”的公告,让该股也如同镀了金般,随后几个交易日的走势熠熠生辉,7天5个涨停。它的连续涨停也助长了黄金股的走强。
天业股份本是一只房地产股,但主营业务每况愈下,对金矿股权的收购是希望其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
熊股第一名
山东如意:月跌幅23.63%
除去9月11日刚刚上市的博实股份,山东如意(002193)更为合理地成为9月的熊股冠军。从K线图上看,其实,该股的下跌始于9月下半月。8月下旬至9月上旬,其走势还是向上的,期间涨幅达三成,迭创年内新高。而下半月,也许是缺少业绩支撑,涨多必跌;也许是因为母公司涉及对日贸易,遭到了投资者的坚决排斥,总之,该股下半月跌幅也超过了30%。
熊股第二名
渤海轮渡:月跌幅23.16%
渤海轮渡(603167)是9月初上市的新股,故将它计算在了排名之内。据观察,该股走熊不仅体现在月跌幅靠前上,还体现在上市后的16个交易日里只有4天上涨。如今的股价与发行价相比,折损幅度已达20%。市场人士认为,该股的连续下跌体现了市场对IPO,尤其是主板IPO的排斥;同时,现在市场炒新多选择首日遭机构狂抛的个股,而渤海轮渡不是。
熊股第三名
ST天目:月跌幅22.58%
易主后的ST天目(600671)曾给市场带来一丝期待,8月底停牌前的3个交易日,该股连续收出3个涨停。然而,意外的是,公司前脚刚发布因筹备定增而停牌的佳讯,后脚便传来了被证监会立案调查的噩耗,且调查直接导致定增夭折。利空反应到二级市场,股票复牌即两日跌停。更重要的,增发夭折使投资者对该股“摘帽”的预期落空,因临近“9·30”期限,近日其加速下跌。
熊股第四名
远方光电:月跌幅22.3%
与山东如意大跌原因相似,远方光电(300306)也是一只与日本有贸易关联的个股。9月中旬,市场盛传,公司出口日本的产品占较大份额,使得投资者感到排斥和恐慌,从而导致其股价连续8个交易日下跌,累计跌幅近25%。不过后来公司对此进行了回应,称公司每年出口日本的产品仅有几十万元人民币,占营收比例尚不足百分之一。近日,该股走势稍现回暖。
熊股第五名
ST航投:月跌幅21.74%
苦等五年,*ST北亚终于在8月30日以一个全新的名称“ST航投”(600705)复牌上市,这也标志着中航投资正式迈入资本市场。中航投资隶属中航工业集团,是A股首家直接上市的金融控股公司。面对如此给力的变身,市场自然会响起掌声,提振该股复牌首日即暴涨185%,较重组复牌价也上涨86%。而进入9月,利好效应开始逐渐减弱,股价亦随之下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