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east
财经 | 宏观 | 国内 | 国外  投资 | 风投 | 天使 | 私募 | 产业 | 并购 | 投行  证券 | 金融资本 |  创 业 板 
商机 | 公司 | 产品 | 供求  学院 | 创业 | 管理 | 连锁 | 投行 | 理财 | 贷款  机构 | 投资机构 |  外商投资 
服务 | 展会 | 招聘 | 名录  市场 | 项目 | 投资 | 专利 | 技术 | 产权 | 连锁  互动 | 创业社区 |  有问必答 
您当前位置:中国创业投资网 >> 新闻频道 >> 金融资本 >> 浏览文章

证监会关注IPO隐形“封口费”

2012-9-26 6:17:49东方财富 【字体:

  “近日已成立关于发行费用的调研组”

  作为A股IPO(首次公开发行)市场一道奇特的风景线,在IPO项目登上中国证监会发行审核会议之前,发行人需支付的隐形“封口费”越来越贵。

 

 数名投行人士称,证监会关注这个问题已经很久,因业内治理的呼声也越来越高。而据财新网昨日报道,中国证监会近日已成立关于发行费用的调研组,对于新股发行流程中的各种费用进行调研,其中包括IPO有偿沉默的费用也在调查之列。

  信披费占比上升

  昨日,数名投行人士均向早报记者证实证监会近期对IPO高昂的发行费用予以关注。中国投行是由始至终跟踪整个IPO的业务人员,可以说是IPO的导演、总策划,为发行人与证监会之间的主要沟通渠道。

  根据投行人士表述,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以来,IPO的发行费用的提升速度非常明显。

  一般来讲,新股的IPO费用包括保荐及承销费、审计和验资费用、律师费用、证券登记及上市初费、印花税、信息披露费、路演推介费等。在证监会对上市费用整顿后,目前公关酒会费用比已经不计入发行费用列项中了。

  数据显示,2009年7月IPO重启以来,共有893家公司上市,募集资金合计10603.26亿元,累计发行费用为500.05亿元,占募集资金的4.7%。而今年以来共有149家企业上市,募集资金合计959.05亿元,累计发行费用达63.81亿元,占募资总额的6.6%。

  一投行人士称,由于IPO已经成为了中国企业“一夜暴富”的最佳路径,因此也旁生了一些寄生于此的副业。其中,隐形封口费占到了很大的一部分。“IPO企业为了息事宁人,一般都会付钱。”他说道,一来是因为企业耗不起这个时间成本,“有媒体质疑,证监会需要反馈,一来一去就是一两个月;万一跨了报告期,还要补材料。”二来是因为在现行IPO审核制度下,大多民营企业都会粉饰一下报表。

  一深圳资深投行部总经理称,近一年的时间来,时不时有发行人向证监会投诉被索要封口费,但最后都不了了之。

  “近期确有听闻证监会联合相关部门,对IPO上市费用进行调研”。并且她还说,已听闻有几家北京媒体接受了直辖管理机构的相关调查。

  “以上市首日股价作为封口费对价”

  据悉,能在财务报表中看到的发行费用,还只是隐形封口费的一部分。“很多是通过公关公司的关联账户走账,这样就不体现在发行费用中了。”

  通常,作为信息披露的指定媒体,四份证券报需要刊登招股数名书。“费用不是很多,一家一年的信披费用就几十万。以前登一家就行,现在基本其中三家都要登。不过还要投一次硬广告。”一上市公司董秘列数了费用情况。今年以来,发行费用中信披费最高的是宏达爆破(002683),信披费达到631.98万元,不过相比其募资净额7.27亿元,也就不算什么了。

  “但听业内说,现在索要封口费的额度比较夸张。以前给现金的从几十万到上百万。最近听说比较夸张的是,一家媒体以该新股上市首日股票价格作为对价,要求支付支付相应的广告费。”

  而另一名投行人士则进一步指出,隐形封口费不止在媒体中产生,包括律师等中介机构,也有寄生于此的专业人士。“如果说他们能继续深入调研,说不定以后能成长为中国的‘浑水’。那是好事。但索钱的手段,如果监管机构查核,可能会触及刑法。”

分享到:


网友评论:

  • 阅读排行
  • 本日
  • 本周
  • 本月
关于我们 | 免责条款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帮助中心 | 会员登陆 | 友情链接 | 订阅R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