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长假前,又进入银行揽储“季考”期。受存贷比压力,现阶段银行理财产品小幅回升,收益率普遍抬高至4%以上,部分产品已破5%。另外,目前沪上银行“过夜费”在千分之二点二,而外地
月末“过夜费”达千分之二点二
商报记者了解到,6月末年中考核时银行“过夜费”为千分之二,据“掮客”当时称,这已是沪上封顶价格。但眼下9月末时沪上“过夜费”有所上升,达千分之二点二,而外地还可达到千分之四。
为何季末反而比年中“过夜费”高?这是否因为现阶段揽储压力更大?对此,某业内人士表示,“6月8日首次降息后,市场进入降息通道,资金面渐松。当时银行资金压力小于往年同期,因此给出的‘过夜费’也较往年低。而9月份由于国庆期间投资期较长,市场资金量较大,多家金融机构纷纷介入理财产品市场,使得资金竞争加剧,揽储压力加大,因此,‘过夜费’有所提升。再过几天,‘过夜费’可能还会有小幅度上涨,或能达到千分之二点五。”
短期理财产品收益率超过4%
受今年央行连续两次降息影响,银行理财产品一路走低,甚至跌破3%,低于一年期存款利率。不过,近期部分银行上调了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据金牛理财网数据,上周新发行非结构性人民币理财产品556款,环比增加70款,平均预期年化收益率为4.19%。而8月份整月,理财产品收益率区间为3%-4%。某业内人士认为,由于临近季末,理财产品发行量连续上升,收益率也呈现止跌回升态势。
除上述数据以外,同一银行所发的同一系列产品更可以体现理财产品收益率的回升。据建设银行理财经理介绍,该行最近发行的“乾元共享型”系列短期理财产品收益率有所提高。今天起发行的“乾元共享型”第160期产品(期限为33天),预期收益率4.1%。而9月20日发行的“乾元共享型”第154期产品(期限为34天),预期收益率仅有3.7%。两者相差0.4%。如以客户投资100万元计算,购买第160期产品到期可得理财收益3706.85元,而购买第154期产品只能拿到3446.58元收益,前后相差达260.27元。
业内人士分析,9月份为三季度末月,出于揽储需求,9月中下旬的产品一般收益率较平常高。但在半年以上的中长期产品中,其收益率受季末揽存因素影响较小,维持稳定。
◇相关新闻
收益率高的产品多来自城商行
上周发布的银行短期理财产品排行榜显示,统计在售的124只银行短期理财产品中,有6只年化收益超过了5%;年化收益率集中在4.9%-4%之间的产品多达84只,占主流地位;年化收益不到4%的银行短期理财产品有24只;
据理财网数据,上周理财产品(截至9月21日)平均预期收益率情况是:农村商业银行新发产品收益率大幅下跌26个基点,至4.18%;股份制银行大幅上升8个基点,至4.38%,已接近城市商业银行;国有商业银行收益率有明显上升,但仍为最低,平均收益率仅为3.88%。而城市商业银行收益率仍排名第一。此外,收益率最高的产品仍分布在城商行,最低收益率分布在农商行。
从9月15日到21日在售的产品中,苏州银行一款91天的票据类产品预期年化收益达5.7%,另一款91天的票据类产品年化收益则为5.2%。此外,杭州银行有一款70天产品预期年化收益为5%,南充银行一款投资于债券和货币市场类的91天产品年化收益也达到了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