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告至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美中电子支付服务争端案最终“板上钉钉”,仲裁结果公布的60天上诉期内,中国商务部并未对此提出上诉。
中国银联一位高层对记者表示,在WTO的开放条
VISA叩开清算市场愿望落空
WTO日前在官网挂出了银联案的最终结果称,“WTO争端解决机制(DSB)采纳了‘中国-部分影响电子支付服务的措施’一案的专家组报告,中国没有对报告进行应诉或上诉。”
有观点分析称,中国银联在中国境内跨行转接业务一家独揽的局面或因裁决而改变。但中国银联一位高层对记者表示,该争端属于国家层面的问题,对于企业而言影响并不大。同时,该人士称,国内支付清算转接市场开放是一个必然的趋势,然而具体开放的时间表和步骤要取决于国家战略。
另一位银联人士对记者表示,在中国承诺的WT O金融开放的条款中,中国并没有未兑现的承诺。但是在个别项目范围的理解上,美国与中国的看法不一致。
截至记者发稿,国家商务部并未回应记者的采访需求,但在国家商务部网站上,商务部条约法律司负责人曾对此表示,“仲裁报告中指出涉案电子支付服务属于中方加入世贸组织时承诺开放的‘所有支付和汇划服务’,部分涉案措施违反了国民待遇承诺。中国对于该服务的归类的裁决持保留意见。”一位不愿具名的银行业人士解读指出,银行卡电子支付服务其实是指清算和结算服务,中国的WT O开放承诺中没有该项内容。
VISA内部有关人士对此表示将继续等待事件沟通进展。而一位来自外资银行卡组织的高层对记者表示,目前只能等待中国加快开放银行卡清算转接市场的进程。
上述银行人士表示,从某种程度上看,VISA此次寄望借助WTO仲裁叩开国内银行卡清算转接市场的意愿宣告落空。
5年内清算转接市场难以完全放开
如果要寻找中国对外资开放银行卡清算转接服务的佐证,并不需要追溯太久。2010年,环汇亚太有限公司宣布成为首家在中国大陆推出银联卡收单服务的外国支付卡处理商,获准在国内从事外币银行卡收单服务。上述中国银联高管表示,未来,国内清算结算市场肯定要对外开放,然后这必然是一个渐进过程。
郭田勇对记者表示,清算结算业务涉及到了金融信息与安全,开放也需要循序渐进。另一位来自大型支付企业总经理也对记者表示,如果清算结算市场涉及金融稳定安全,即使开放也应该是从国内企业到外资逐步缓慢开放过程,而V ISA对中国市场的野心可能不仅限于银行卡收单业务,还包括人民币业务结算。中国不可能对外资立刻放开该业务。
一位曾经就职于银联的支付行业人士对记者称,部分外资卡组织也许会借助与本地第三方支付机构成立合资公司申请支付牌照,但央行目前暂未对外资背景的支付公司发放此牌照,清算转接市场的放开进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该人士还称未来5年清算转借市场都难以完全开放。
南都记者王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