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地说,8月28日宝钢股份 (600019,收盘价4.36元)公布的50亿元回购计划只让市场“兴奋”了半天,在周二下午出现一波拉升后,本周后半段又重回跌势。而宝钢的股价也只走出了一个涨停,还
事实上,在宝钢股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回购方案发布前,A股市场已出现了一波上市公司大股东的增持潮。iFinD数据显示,5月份以来,有95家公司发布了大股东增持公告,不管是只有几万股的象征性买入,还是几千万股的诚意购买,目的都只有一个维护股价稳定,提振投资者信心。但从结果看,这95家增持公司中,超过半数的公司跑输大盘 ,5月份以来跌幅在14%以上,从而也套住了增持的大股东们。
增持失效,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回购”将会接力成为上市公司稳定股价的撒手锏吗?有市场人士称,每到一轮熊市,大股东增持就会涌现,但回购却稀少得多,能像宝钢这样推出巨额回购计划的公司更是寥寥。不过,公司层面的增持和回购都难以改变整个市场的趋势。
产业资本被套增持潮不代表市场底
“产业资本进来,是一个估值偏低的信号,但不是绝对的低估值,所以不能成为扭转股价的决定因素。”华安证券分析师张兆伟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iFinD数据显示,2012年5月份至今,已有95家上市公司发布了大股东增持A股的公告,其中94家都是通过二级市场买入。增持潮出现往往是熊市的一个特定现象,今年5月以来A股从2450点左右下跌至目前的2050点,4个月跌去400点,跌幅超过16%。
大跌之中,代表产业资本入场的大股东增持正在陆续上演。其实,本轮增持潮始于去年。2011年,股价率先下跌至历史估值底部的A股中,有公司大股东首先抛出增持方案,其中超过20家公司的增持时间持续一年。如洪城水业 (600461,收盘价7.18元)、综艺股份 (600770,收盘价6.27元)的大股东更是积极买入,在1年时间尚未到期前增持比例就已达到公司总股本的1%,但股价并未明显获得支撑。洪城水业自开始增持以来,二级市场股价下跌近20%,综艺股份目前股价较去年11月大股东开始增持计划时下跌了约30%,这些早早增持的大股东几乎都已被套。
难怪市场人士认为,产业资本入市并不表示底部的到来。大股东增持潮与行情走势密切相关,去年底开始一波增持过后,今年上半年行情回暖之时大股东基本暂停动作,而5月以后增持股再次大量涌现,获得大股东首次增持的公司数量已超过去年底。
就像股东增持不能扭转单只个股的股价走势一样,增持潮的涌现并不表示市场进入底部。张兆伟称,很多人看到2008年下半年出现大股东增持潮后,市场迎来了2009年的牛市行情,其实增持只是次要因素。“2008年政府出台了很多经济刺激方案,包括4万亿投资等,资本市场上,证监会 、国资委等都大力呼吁公司增持。而现在的市场中还没有出现救市信号,实体经济也不乐观。我认为,大股东增持是公司层面单纯地想要维持股价。”
试探?做秀?真诚? 三种增持态度结果迥异
“产业资本入市”的直接原因通常是公司价值被二级市场低估,但最近4个月发布大股东增持公告的95只个股中,目前市净率低于1倍的只有1家,45只增持股的市净率在1~2倍之间,有9只个股的市净率在5倍以上。另外,从动态PE看,95家公司动态市盈率最低的在11倍左右,34家在15倍至30倍间,46家市盈率超过30倍。而目前沪市的平均市盈率为11倍,深市平均市盈率在20倍左右。所以,获大股东增持的公司市盈率整体是高于两市平均水平的。那么,这些大股东增持的动机是什么呢?
翻阅各家公司的增持公告,几乎千篇一律地表示,大股东增持原因都基于对公司未来前景的看好,对业绩和发展有十足的信心。但从实际增持的情况看,并非每家公司的大股东都诚意十足,《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95家公司增持“风格”各不相同,大体可以分为三类。
一类是“试探型”。大股东表示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通常是12个月),从二级市场买入公司股份,总量不超过总股本的2%等。如渝三峡A(000565,收盘价6.91元),其控股股东重庆化医控股今年5月表示,未来1年内,在公司股价不高于9元的情况下,将继续增持不超过总股本2%的股份,但在首次增持中大股东只买了2万股,涉及资金17万元左右,目前股价从开始增持时的8元多跌至6元多,大股东还未第二次出手。中小板公司爱施德 (002416,收盘价6.48元)大股东也是如此。2011年6月8日,公司控股股东神州通投资集团就开始增持计划,预计12个月内买入不超过2%,但就在2011年6月8日,以30.07元/股的价格买入10.18万股之后,直到今年6月承诺到期再未增持,而大股东当初买入的股票已被深套50%以上。
大股东增持的第二种类型可称为“做秀型”,只象征性买入。如深赤湾A(000022,收盘价8.82元),2011年7月13日,大股东从二级市场购买7.51万股后,公司股价第二天大涨,且在接下来的6个交易日中累计最高涨幅达到7%。不过,大股东的增持也仅限于这7.51万股,再没有后续。
而那些真正看好公司长期发展的大股东一定会投入真金白银,这一类型可称之为 “真诚型”。友好集团 (600778,收盘价10.72元)二股东新疆广汇实业投资集团是其中的代表。截至今年6月19日,新疆广汇实业从二级市场买入公司股份1559.88万股,在总股本中占比超过5%,且不排除继续增持的可能。可能是真金白银感染了投资者,友好集团的股价在增持之后没有出现与大盘一样的单边下跌,目前仍在增持价格之上。
增持失效上市公司使出回购“撒手锏”
弱市中,A股积重难返,增持概念对股价的影响也是昙花一现。《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发现,5月以来,超过半数增持股跑输大盘。
盘面显示,大盘指数今年5月至今下跌了14%,而95只增持股在此期间的走势也很难说有亮点。华邦制药 (002004,收盘价24.21元)股价表现最好,有近30%的涨幅。但值得注意的是,其不仅仅有增持概念,2011年和2012年上半年,公司业绩都翻倍增长,今年上半年净利润更是同比增长了290.32%,此外,公司还毫不吝啬地大举分红,自2011年进行10转10派5的分红扩股后,上半年继续10转5.
包括华邦制药在内的17只增持股在最近4个月内股价维持上涨,另外78只增持股都出现下跌,其中跌幅超过14%的有50只,意味着本轮大跌行情中有超半数的增持股跑输大盘,几乎80%的增持股东被套,而跌幅在30%以上的竟然有14家公司。海通证券日前发布研究报告称,统计历年大股东增持数据发现,增持对公司股价的驱动效果是否明显或持久,需要考察多个维度,增持日公司估值在20倍以下的获得超额收益比较明显;市值50亿元以下的公司增持后超额收益更明显,而300亿以上的大市值公司就仅仅在增持发生后2日内表现较好;大股东增持比例在0.05%~0.1%的超额收益更好。不过,在目前市况下,95家公司的整体走势表明,公司层面依靠增持措施稳定股价恐已失效。
一投行人士认为,上市公司维持股价稳定能够采取的措施有限,特别是在疲弱的市场环境下,增持是最常用的方法,也最能成为普遍现象。相比之下,回购就要难得多,且不能成为普遍现象,回购注销股份可以从财务上直接提升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对股价能形成更好的支撑。“从这个角度看,宝钢股份为什么会推出回购计划而不是增持计划,值得市场思考,或许上市公司层面为维护股价,已经启用了撒手锏。”该投行人士表示。
12 下一页 提示: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