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药双雄”股价翻倍,海思科、片仔癀、红日药业异军突起,股价扶摇直上……进入二季度,去年萎靡一整年的医药板块可谓是热得发烫,医药股再次成为市场绝对的焦点。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今年二季度以来,共有122只医药股飘红上涨,而同期沪指却下跌了3.4%。值得注意的是,始于5月份的大跌,沪指跌幅超过10%,但在此期间,却有不少医药股创出历史新高。
数据显示,从4月5日到本周五(7月13日)收盘,涨幅超过50%的医药股超过15只。其中,有整合概念的广州药业和白云山A两只个股股价双双翻倍,同时有医药和金改概念的永生投资股价涨幅也同样超过100%,表现抢眼。海思科、片仔癀、红日药业、佐力药业、紫光古汉5只个股涨幅均超过60%,赚钱效应也十分可观。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医药股均能在二季度大红大紫。中源协和、星湖科技两只个股自4月以来累计分别下跌了29%和28%,领跌整个医药板块;千红制药、迪康药业、东北制药、鲁抗医药、海普瑞、天方药业以及华北制药7只个股跌幅则均超过5%,全部跑输大盘。若投资者不小心“吃错药”买到上述医药股,只能吞下被套的苦果。
另外,大盘于5月拐头下跌,连破2400、2300等重要点位,若以5月初为起始时间,那么从5月2日至今,共有38只医药股收阴下跌,包括迪康药业、华北制药以及四环生物等在内的10只个股跌幅超过10%。
相比上述个股跟随大盘下跌,5月2日至今依然有100余只医药股实现上涨,涨幅超过30%的医药股更是达到了25只,远远跑赢大盘。
简单以中西药区分,不难看出,下跌医药股主要以西药为主,上涨则以中药为主,投资者若站错阵营,将痛失中药股这波小牛行情。
西药股之所以低迷,和抗生素“限药令”最终出台不无关系。
今年5月8日,历经几轮征求意见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终于公布出台,该办法将通过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制度、抗菌药使用监测预警机制等四大重点方式控制药物使用。
中投证券分析称,新的抗菌药物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更多的是从临床的角度去管理抗菌药物的使用,这将从根本上逐步解决抗菌药物滥用的情况,在基层过度使用抗生素的情况也将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预计整体抗菌药物使用将逐步受限。
虽然该办法将于8月1日才正式实施,但是该办法草案提出以来,已经对整个行业产生了较大影响,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下游经销商减少订单,尽量避免存货。
据卫生部数据显示,2011年门诊、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降至15%、58%,清洁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也从2006年的99%下降到2011年的58%。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员郭凡礼也指出,2011年全身用抗感染药物同比增长为负4.34%,而该药物市场份额同比减少了3.77%。
“限药令”对上市公司最直接的影响便是业绩下滑。2011年,以抗生素为主业的哈药股份、中国医药、金城医药、鲁抗医药等公司利润均大幅下滑,其中,鲁抗医药、金城医药以及哈药股份去年净利润均下滑40%以上。
在业绩下滑和政策打压的双重压力下,以抗生素为主的西药股,在二季度让不少看准板块“吃错药”的投资者欲哭无泪。
西药不断遭遇政策打压,但中成药、生物制药行业的政策面近来频吹暖风。
日前,卫生部在北京召开全国药物政策与基本药物制度工作会议。卫生部副部长尹力强调,要有序推进村卫生室和非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公立医院和其他医疗机构要优先使用基本药物。同时,制定并公布面向各级医疗机构的2012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规范各地增补药品行为。
第六届生物产业大会上,卫生部部长陈竺也指出,我国将逐步提高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2015年达到40元以上。优先支持社会资本创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到2015年,非公立医疗机构床位数和服务量达到总量的20%左右。
另外,工信部近日发布国家拟扶持中药材生产项目的公示,“十二五”期间,计划支持100个中药材品种种植,重点扶持主要中药材品种和市场紧缺品种,其中2012年扶持资金规模达到1.35亿。
值得关注的是,“十一五”期间,工信部对中药材种植每年安排2500万元扶持资金,“十二五”开始每年增加1亿元,升至1.25亿元,2012年的扶持资金规模再次增加1000万元,达到1.35亿元。其中,仁和药业、康美药业、奇正藏药、广州王老吉药业等60家药企承担的项目出现在公示名单内。
1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