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点评:
刘冬秋:几个问题。你说你具有核心技术,具体指的哪一点。
绘声:最源头的技术。
刘冬秋:语音合成和语音识别都有自己的专利技术吗?
绘声:语音识别。
刘冬秋:你怎么评判技术的成熟性。牛按思、讯非有什么差别。
绘声:比如说你提到牛按思(音)、讯非(音)他们走的云端。
刘冬秋:你不需要服务器。那语音会不会有影响。
绘声:比如说上海话晚和雅的发音,你把晚标志成雅就可以了。
刘冬秋:你们做了多久。
绘声:我们做了很久,从产品的研发一直到产品应用。
刘冬秋:你技术是新公司里面做的,还是在前面就有开发语音识别技术。
绘声:我们做产品应用这一块。
刘冬秋:专利也是在新公司申请的吗?
绘声:是自己的核心技术。
刘冬秋:我们知道讯非(音)做了很多年,从技术应用角度来讲已经做了很大的规模了,理解你做这个,特别做消费电子,这个大家看中的是成熟性,你这个技术的成熟性和成本,你怎么像讯非这样竞争。
绘声:他是基于云端做手机。我们不是的。
刘冬秋:他现在大部分的收入还是来自于消费电子,在终端层面上。您看看他的财务报表就可以知道了。
绘声:我看了,比如说在手机上,像按键的,现在所有的嵌入式都是走云端。
杨志伟:你识别的技术是对于预设定的语言进行匹配,还是说真的是对它进行智能识别。
绘声:我不知道你怎么理解的。
杨志伟:你应用的场景跟云端是不一样,云端是有各种各样的需求,各种各样电话的语意语境是不一样的,像哭声我就识别不出来,可能你的芯片是可以用的,但是我们作为一个开发的人来说,我会把我关心识别的对象输进去进行对比,处理的量相对简单一些。
绘声:我们标准VUI模块是用户自己编制的,在什么场景下识别什么词都是由终端客户自己开发,高端的就会做的更高端一些,这两种技术都可以提供。
主持人:袁总。
绘声:我插一句,提到云端我就想我们和云端最大的差异,目前在云端在手机上的应用方式,像停歇短信,按一下键对着短信发一条短信,你想用微博的时候叫微波炉,他答应你的时候就启动。
袁文达:你说的核心竞争力是云端和嵌入式的方法,你是针对某一个产品和某一个行业的应用,所以你的词汇量你的语意会相对的简略很多,比你纯粹的到云端去识别要容易的很多,云端不仅词汇量很大,语意量也很大。
绘声:云端也不牵扯到语意,大家都不理解自己是怎么理解声音的,云端是在大词典当中进行概率的匹配,在标准的VUI模块,处理的场景肯定是易识别的产品,在生活当中是足够使用的,面对复杂的产品有高端的硬件去实现,是在本地实现。
袁文达:在本地是很容易实现,受众量小很多的,比如说咖啡机,就是那几个。
绘声:模块是统一的,是自己设置的内容,我这里买回去的模块是一样的。咖啡机和电冰箱买的模块都是一样的,只是自己设定列表。
袁文达:你这个量看起来好像不是很大,销售单价是多少。
绘声:标准的VUI模块差不多30个人民币左右,之后会降到15个人民币左右。对于高端的价格会比较高,像来自银行的安防需求和电子监控给我们提出的要求,需要做一些高端的处理,价格会另外处理。
袁文达:如果科大讯非要切入这个领域的话?
绘声:我复制他容易,他复制我难。
主持人:谢谢您的展示,提问到次结束,杨总您给企业做一个非常简短的点评。
杨志伟:应该说这个市场,尤其是语音系统的市场,其实很早就有,尤其从IBM,Voice已经开始进入到使用,从国外来说,从牛按思来说,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引起了大家的兴趣,在您刚才说的玩具领域,尤其是做成独立的领域里面,还是很新颖的应用场景,同时你做了这个芯片,其实是SOC。
绘声:不完全是。
杨志伟:所以说其实在这样的硬件芯片驱动的市场里面,最重要还是靠量。所以我希望你能够找到一个比较好的应用的场景把这个量做上去。
(根据现场演讲整理未经本人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