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east
财经 | 宏观 | 国内 | 国外  投资 | 风投 | 天使 | 私募 | 产业 | 并购 | 投行  证券 | 金融资本 |  创 业 板 
商机 | 公司 | 产品 | 供求  学院 | 创业 | 管理 | 连锁 | 投行 | 理财 | 贷款  机构 | 投资机构 |  外商投资 
服务 | 展会 | 招聘 | 名录  市场 | 项目 | 投资 | 专利 | 技术 | 产权 | 连锁  互动 | 创业社区 |  有问必答 
您当前位置:中国创业投资网 >> 新闻频道 >> 产经新闻 >> 新传媒 >> 浏览文章

O2O挖掘基于社会化媒体“圈子”的衍生价值(3)

2012-12-3 18:51:52创业邦 【字体:

张扬正:其实很有意思,赵总可以谈一下。

赵晔:张总提的这个问题,其实我觉得第一个问题让大家心里一沉,好像觉得很悲观。

第二个问题,显然我们找到了机会和答案。其实从我来看O2O的说法,我觉得这两个名词其实是能够有效的结合,我觉得它的本质如果我们透开去看,因为O2O本身带的也是传统的商业模式,那么社会化是在这个商业模式当中,信息循环的一个环节,所以这两个问题其实我觉得可以拆开去看,可以得到一些简单的答案。

其实O2O我觉得有很多分层的需要,比如说举个例子最基本的O2O是你要去上厕所,这个O2O应该是基于一个深层和安全的需求。所以这个O2O是非常容易去通过一些方式,去获得,或者你可能,比如说通过打开地图去搜索加油站,这些需求是最基础的。

O2O里面其实也有分层的需求,就是越往上更多的是一种用户的体验,而这种用户的体验正是线下提供这种服务的魅力,并不是很容易通过线上的环节能够有效的突破。

所谓突破这种环节,无非就是说这些O2O的商家是否会觉得现在去使用这样一种服务是效率更高的,因为他的很多服务都是基于线下的,所以让他现在继续采用一个线上的服务未必效率更高,但是这明显是大势所趋,因为刚才杨总也提了,医药这样一种,我觉得就是说专业学科的也必然要走到线上,所以我觉得这个O2O的过程是自下而上,就像一个金字塔。

那么社会化这个问题,在O2O的环节里面,社会化到底对哪些层面的O2O有效?我觉得这是另外一个问题,就像我很认同,比如说通过facebook不能够给你带来特别明确的直接的销售,因为这个评估体系还是建立在原来传统的。比如说带过来多少流量,如何转化到O2O,如何推动消费,如何评估它?但是我们现在来看,消费者如何购买有效,比如说我们认为感恩节或者圣诞节都是非常时髦的,改变大家生活方式的,在这个环节它如何起到这个作用,我们一定不认同说它对于改变消费者态度这件事情是毫无效果的。

因为我昨天看到一个数据是这样的,对于你买一些产品,其实第一个能够左右你购买行为的这样一个观点是来自于你朋友,你家人,和你认同的那些人。

第二个观点是在于互联网上绝大部分人的点评和共同的喜好。因为我去看购物这个流程,我们现在做的其实是导购类的媒体,就是说我们其实是帮助用户去细节商户的内容,或者帮助商户创造更有价值的内容。这些内容本身我觉得也是文化产业的基石,就是说你为什么做文化的东西,因为你做文化的东西有价值,而且这个价值是衍生的,所以这就不难理解,说我们为什么在这个环节当中可能改变了这样一个O2O的层面,并不是最基础的需求,可能有个渐进的过程。

因为在导购的环节当中我们看到第一点是以他购物的兴趣,然后完成购物的信誉,然后是完成购物的产品的信赖,只有你体验了以后可能你这种社会化分享才会变得更有价值。因为你从而可以改变你周围人的购物态度,其实如果我们简单的只是去看社会化在拉动直接销售这个问题上可能并不是那么科学,或者说这个评估体系现在还不那么完善。但是我觉得从未来角度来说,随着越来越多线下企业认可到线长的效率,对它的价值的认可,我觉得这种发展的速度或者爆发点其实会很快到来。

李檬:我就说两点,其实我觉得主持人问了两个问题,第一个是O2O,第二个是属于社交化媒体。我觉得其实O2O是什么样的?或者未来走势是什么样的?就是你O2O的各种手段和工具能不能给企业带来价值。我们反向来说,其实今天所有的商业模式,也包括互联网的模式绝对不存在好的,额外的性价比。也就是说我认为这种O2O它其实对于所有的中小企业只是一个工具而已,跟你之前开一个店,要有一部电话,要有一个电子邮件是一样的,你怎么能够利用这种工具能够更好的捕捉到你的用户,才是O2O本质的存在,我觉得这是我要回答的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谈一谈这种社会化营销,也就是社会化营销其实是一个趋势。其实互联网从最早的看点击,到现在关闭了对于用户的跟踪,其实互联网它就是有三四亿人生活的一个社区,你在这个社区里面如何经营好你自己的定位,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举个例子,例如说微博上这几年出来了螺丝粉,最近出来了一个皇太极的煎饼,据说一个月有三四万元的利润。

我希望在座的仅把它当做一个工具,而这个工具能够用得怎么样,是取决于您企业自身核心的品牌理念,以及你们提供什么样的服务,请大家一定不要把它看作能够投入产出比很好,仅仅通过钱就能够衡量出来的,我觉得那是我们大家错误的理解了这种效率。

举例子来说你任何一个产品在百度上打广告,你一定是投入产出比是合理的吗?回答是NO,那么你为什么还是要做?因为你没有别的选择,我认为未来社会化营销的趋势包括O2O的趋势是第一次真正企业可以有前提,利用较低成本透过这种工具来获得自己优质的用户,这是我讲的第二个问题。

第三个问题我认为像主持人提出这个问题也是让我心头一凉,我认为现在过多的学者,我多的专家开始评估社会化媒体究竟有没有用了我反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作为商家来讲你安装的网通的电话就一定有生意吗?我觉得现在还不是评论社会化媒体真正效率的问题,而是说你必须要有这样的工具,你最终能够做怎么样,真正是考验每一个企业的,而并不是考验你这个企业在这上面花了多少钱,获得多少回报,我认为这是工具和它本身的不同价值的投资的理念,谢谢大家。

李丰:我的认识很简单,我想社会化营销如果过几年最后能稳定下来之后,这个事所以出来,解决问题也很简单,基本上就是使得流通效率增加,使得个人信息能够表达,你把这两个连在一块,换句话来讲你会发现以前难以发现的小众的和个性的东西,如果让我来判断,我会觉得所谓社会化这件事情往后看看,就是因为信息效应的提高使得难以发现的事情可以发现,这是所谓一个个性化的驱动,这样的东西需要把足够多的小众能聚集起来。

我的观点很简单,如果线下的一些小众消费,线下难以上网的中小用户企业,在将来可能更多的传播机制和复杂机制都会走向社会化营销。

分享到:


网友评论:

  • 阅读排行
  • 本日
  • 本周
  • 本月
关于我们 | 免责条款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帮助中心 | 会员登陆 | 友情链接 | 订阅R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