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据记者统计,从2010年开始,中关村辞职的董监高人员多达14位。包括2010年1月辞去董秘职务的黄志宇;3月辞去职工监事的魏明杰(而此次经工会委员选举出的纪虹上任三月之后也宣布辞职);7月同时去职的董事刘力文和监事于冬梅;11月辞职的董事长刘冰洋。
对此,有上市公司高层就对记者表示,企业高层人事的频繁变动对于上市公司的发展十分不利,尤其是董事长、总裁一类的关键职务。
而中关村的业绩也似乎印证了这一点,虽然身处房地产行业,但公司每年的利润仅千万元,毛利率不到10%,且双双呈逐年走低的态势。同时,另一大业务医药行业则由于规模有限,并受医药生命周期制约及国家医改政策影响,很难为公司贡献足够的利润。
业绩不振二股东欲退出
由于公司业绩不振,高层频繁变动,二股东广东粤文投资也开始了撤出行动。
中关村于2012年3月6日和3月14日先后两次公告第二大股东广东粤文投资有限公司的减持情况。公告显示,广东粤文投资有限公司先后两次分别减持所持中关村1.02%和0.59%的股份,减持完成后其所持股份占中关村总股本比例降至4.99%。而股东持股比例一旦低于5%,那么其今后减持也将不再需要公告。
同时,身为广东粤文投资总经理的许钟灿,在二股东减持后不久便退出中关村董事会,也被认为是广东粤文投资彻底抽身的信号之一。
此前的2010年7月27日,由海源控股委派的中关村前董事刘力文与前监事于冬梅的离职,便是由于海源控股有限公司选择将所持中关村的股份转让出去造成的,而其转让股份的接手人正是广东粤文投资。
不过,虽然遭遇高层离职,二股东减持,但近期中关村的走势却异常强劲。在27、28、29日这三个交易日,中关村由最低的5.80元/股,最高涨幅16.9%至6.78元/股,同期上证指数却下跌超过100点。
而在公布股价异动的同时,中关村也公布了2011年的业绩预期。公司预计2011年可实现净利润4000万元-5000万元,同比2010年的1046.178万元增长282.34%-377.93%。每股收益达0.0593元-0.0741元。
对于业绩的增长,中关村表示主要是由于公司以前年度计提的华运达公司预计负债,在2011年收回法院发回追偿款7500万元,同时公司控股子公司哈尔滨中关村2011年实现A区销售结利。
而这也表示,如果不是依靠刚刚取得的7500万元诉讼追偿款,那么公司2011年的业绩将肯定出现亏损。而目前公布年报的80多家房企,也仅5家亏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