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16日,小米手机发布会现场,当身着黑色T恤和牛仔裤的雷军出现在小米手机产品图的大屏前,不失幽默地披露小米手机的产品参数时,场下粉丝喊出的“雷布斯”三个字直接点燃现场激情。
乔布斯是让雷军梦想起飞的那个人。大学时代读到的那本《硅谷之火》,让雷军认识了乔布斯,像乔布斯一样“做一家世界级企业”的梦想一直萦绕在他的脑海中。金山16年,雷军没有完成这个梦想,他把这一梦想放在了小米身上。
这场发布会后来被业内称为雷军的乔布斯“模仿秀”。不管是不是有意,雷军都利用了一把偶像乔布斯以及苹果公司。
除了“模仿秀”之外,小米手机发布会还有一个亮点,那就是雷军的哥们儿给他送上了一份礼物——凡客CEO陈年、多玩CEO李学凌等多位“雷军系”头脑人物,合力演了个视频,逐个扔掉手中的苹果手机,力挺小米。
“雷军系”在小米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呵护者”的角色,建立了一个小米生态:与金山游戏战略携手,推国内首款游戏定制手机;拉卡啦推出专门为小米手机设计了移动支付配件。
在“雷军系”中,小米手机只是一个载体,通过这个终端,凡客诚品、多玩、金山等其他“雷军系”成员公司的应用都可实现,雷军的“移动互联帝国”初现。
除了《硅谷之火》,影响雷军的还有一本书。“以前我看过一本书,叫《一生只做一件事》,那一件事就是‘自我推销’。”雷军极力推荐这本书,“每个人只要能够最好地展示自我,你就能获得足够的机会和重视。”他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雷军的职业生涯从程序员开始,20多年的职场磨砺,雷军在公众面前呈现更多的是他敢作敢为的真性情:对圈内朋友的义气血性,对创业的执着以及对决裂者的“以牙还牙”。
再看看雷军的博客及微博这些自媒体。雷军早已拥有数百万“粉丝”,微博上近300万的粉丝与他互动,他每次在微博或博客上的言论都能引起强烈的反响。不过,小米的粉丝和雷军的粉丝已难以界限。
雷军等小米创始人的办公室都摆放着“米粉”送给他们的礼物,雷军非常乐于展示它们。在被质疑时,他总会用一句“有‘米粉’,无所谓”来概括他的心情。
“科技偶像”形象,小米明星团队其他成员漂亮的简历和职场秀,“雷军系”大佬们的鼎力相助,再加上“中国乔布斯”的噱头,已足以支撑小米手机诞生的盛大场面。
蝴蝶效应
小米的诞生,打乱了传统手机的固有格局,它甚至被寄予厚望,被看成是中国国产手机对抗国际品牌,以“轻公司”的姿态挑战其他传统“大腕”的开始。不过,“互联网理想主义者”雷军,对小米“有终端,有软件,有服务,把整个产业链做大做强,小米占据不可撼动的市场地位”这一构想,变得若即若离。
小米最初的应用,如迷人浏览器、小米司机、小米便签、小米读书都不温不火;1999元的高性能小米手机在降价风潮中摇曳,1499元“青春版”也许折射了雷军的困惑。“软件+硬件+服务”的铁人三项生态模式,正在逐渐被消减。
曾被指责是全球第一款语音即时通信应用Talkbox山寨品的米聊,在推出两个月后,即被腾讯微信山寨,微信用户量破亿了,米聊只有1300万。6月1日腾讯与小米确定“小米手机QQ尾巴”合作后,业界普遍认为小米将放弃米聊。而“发烧友”也时有抱怨,MIUI的更新越来越简单了。软件应用似乎在小米逐渐边缘化。
对此,雷军回应,小米决不放弃米聊,米聊WP版即将上线。至于MIUI,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现在依然是国内最好的安卓系统。除了小米手机用户外,MIUI的刷机用户已达到260万,其中还有四五十万的海外用户。
雷军不止一次强调小米是一家互联网公司,但联合运营商推定制机并于6月7日开放售卖;在盈利模式上,小米似乎也是依靠硬件;一直坚持在互联网营销的小米近期还开始在重要的几个城市投放楼宇分众广告。小米越来越向传统手机公司靠拢。
但传统手机企业则抱怨,像小米这样的互联网企业直接压低了价格,破坏了手机行业原有的市场秩序。触控科技CEO陈昊芝曾公开指责小米网站资源区是一个应有尽有的盗版聚集地。魅族创始人就曾大放阙词,称雷军以“卑劣”手段骗取了他的创意;周鸿祎也一直在微博上揭露,雷军打着“硬件不挣钱”的幌子靠硬件挣大钱,小米和雷军对手机行业而言并无颠覆性的创新。
对于这些,小米和雷军都已变得坦然:自从小米宣布做手机以来,就一直在被质疑中前行,但销量和市场热度也应该都已替小米证明了。中国的商业环境很奇怪,开始质疑小米以1999元的价格做不出来高配置手机,结果我们做出来了;做出来之后,又说我们卖不出去;卖了100万台后又说不可能卖那么大量。即便华为从供应商处侧面证明了我们的销量,仍旧一堆人不相信。
虽然有人称通过查询工信部数据质疑了小米的真实销量,但小米官方还是亮出了最新的惊人数据:销量已破300万部。按照这种速度,离雷军定下的2012年销量破500万部的目标似乎已不远。不过,下半年随着iPhone5的上市、越来越便宜的高性能智能机的普及,小米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
智能手机江湖是最具有戏剧性的商业领域,颠覆一个王国仅需数月:PC企业苹果仅靠一款产品iPhone就拿下全球手机行业的七成利润;王者诺基亚因拖沓走向迟暮;随着被谷歌收购,摩托罗拉那句“Hello,MOTO”也许已是永久的回忆。
野蛮生长
小米手机定位“发烧友”手机,通过强大的粉丝团队在微博、小米社区等社交网站进行口碑营销。雷军还将乔布斯一年一款、“挤牙膏”式的限售学到了极致。黎万强还梳理出一套完整的“粉丝文化”模型,被称之为“全民客服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