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年来,苹果基本延续了产业垂直整合的战略思路,这让谷歌等后起之秀望尘莫及
导语:美国《沃顿知识在线》周三撰文称,苹果凭借垂直整合取得巨大成功,吸引各大科技巨头纷纷效仿。但这种模式需要配合特定的产品周期才能发挥最大效应,而苹果的很多优势也是其他科技企业无法比拟的,导致多数科技巨头都无法真正效仿苹果的发展模式。
以下为文章全文:
垂直整合
谷歌去年收购了摩托罗拉移动,生产智能手机和电视机顶盒。Kindle Fire平板电脑也将成为亚马逊硬件和电子商务之间的桥梁。甲骨文收购了Sun,目前还在力推“工程系统”(engineered systems)。就连一直以来专注于软件业务的微软,也推出了Xbox游戏机。科技巨头逐渐开始向垂直整合的综合性集团方向发展,试图效仿苹果的成功模式。
垂直整合是指一家企业同时具备终端产品和零部件的控制力。在科技行业,苹果已经推崇了35年的垂直整合模式,采用集成化的硬件和软件发展方式。例如,iPhone和iPad的硬件和软件都由苹果设计,甚至还配备了苹果自主开发的处理器。这种整合使得苹果在移动计算市场异军突起。“尽管专业化能够带来一些利益,但大包大揽的发展模式也有意义。”沃顿商学院管理学教授大卫·许(David Hsu)说。
但从历史经验来看,这种整合模式在科技行业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全球最大的综合性科技集团三星生产液晶面板、处理器、电视和智能手机等各种产品,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索尼在试图整合内容、电视和PlayStation游戏系统的过程中,迟迟没有找到有效的方法,无法将这些业务粘合到一起。
“其他企业可以模仿苹果的模式,但无法在一夜之间成功。”沃顿管理学教授劳伦斯·贺比尼亚克(Lawrence Hrebiniak)说。尽管科技公司现在都纷纷进军与核心业务相关的领域,但贺比尼亚克指出,硬件和软件在生产、采购和供应链方面需要不同的技能。从这一点来看,这些企业面临的挑战,与多元化跨国公司管理相互独立的事业部时遭遇的困难相似。
贺比尼亚克认为,科技行业力推的垂直整合可能是一个错误的发展方向。毕竟,只需一个理由就足以让华尔街压低综合性集团的估值——它们都难于管理。“如果你有一项业务,然后进军另外一项业务,并使之独立发展,那么综合性集团便可以奏效。”贺比尼亚克指出,“如果你试图整合相互隔离的业务,就会失去重点,并丧失协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