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east
财经 | 宏观 | 国内 | 国外  投资 | 风投 | 天使 | 私募 | 产业 | 并购 | 投行  证券 | 金融资本 |  创 业 板 
商机 | 公司 | 产品 | 供求  学院 | 创业 | 管理 | 连锁 | 投行 | 理财 | 贷款  机构 | 投资机构 |  外商投资 
服务 | 展会 | 招聘 | 名录  市场 | 项目 | 投资 | 专利 | 技术 | 产权 | 连锁  互动 | 创业社区 |  有问必答 
您当前位置:中国创业投资网 >> 新闻频道 >> 产经新闻 >> 互联网 >> 浏览文章

刘韧劫后归来周鸿祎 那个曾经的“朋友”(3)

2012-11-7 5:46:21南方人物周刊 【字体:

旁观和参与

刘韧的手边摆着最新款的iPhone5和Kindle。他的iPhone里装满了各类流行app,首页有个Skype。他说:“我常用它和国外的朋友通话。”此外还有“减肥方法”,这个看上去圆滚滚的男人讪笑着:“它可以提醒我少吃点东西。”

一年之间,他已经换了三四台手机,三星、HTC、苹果,他都要买来把玩一番。“我还会自己升级电脑,组装各种东西。”他将其解释为“享受做具体事情的快乐”。

1996-2008,是中国IT、互联网狂飙突进的12年,刘韧适逢其时。

记者覃里雯写过“在位于中关村的天汇公司,26岁的刘韧在程序员的帮助下发出了人生中第一封Email,‘你看我老婆漂亮吗?’”另一位记者邹剑宇则描述:“他兴奋异常又有点沮丧——他没有别的地址可以写信,他的妻子在外屋的一张沙发上睡着了。”

他马上就“跑得更快”起来。2000年,他创办了DoNews网站,这是当时国内影响力最大的IT社区,号称有“精神团队11人”,分别为刘韧、Keso、老榕、张静君、蔡文胜、周鸿祎、陈年、求伯君、王辑志、王江民和陈一舟。DoNews每次周年聚会,几乎都是年度盛事。李彦宏、李开复、马化腾等几乎所有当时国内的互联网知名人物都曾参加。2005年,因人数过多,求伯君和老榕等人甚至被保安拦在门外。

那次聚会上,刘韧请好友周鸿祎发言。周鸿祎说:“中国互联网就像一个江湖,大家都在这个江湖里混,干什么,做什么,将来都要还的。DoNews做了5年,我建议刘韧把它发展成江湖上大家可以来避避风、聊聊天、喝喝茶的场所。”

几个月后,刘韧就决定将这一场所卖掉。

那年夏天,百度在纳斯达克上市。在DoNews的办公室里,刘韧看着电脑屏幕,以为自己眼花了——百度股价从发行价27美元飙升至122.54美元,当天暴涨354%。他站起来,关了电脑,转身对员工说:“游戏规则变了,现在是资本的力量在主导,我要带你们用现在的方式赚钱。我们一定要加入一家上市公司。”

次年,DoNews被卖给千橡集团,刘韧就任集团副总裁。“我要了1/3现金,另外2/3投资千橡,由创业者变成了投资者。”他不要完全套现,而是要追求财富倍增。

卖掉DoNews当晚,刘韧好友、资深IT评论人Keso才得知这一消息。“第一反应是不理解,后来我明白了,现实利益摆在面前,看得见摸得着,你是很难抗拒的。当时陈一舟许诺他,几个月后千橡就会上市,这个利益太直接了。”

后来千橡上市搁浅,旗下的人人网分拆后却成功登陆纽交所。随着个人博客和各种分类IT信息网站兴起,DoNews的地位江河日下。刘韧的兴趣也开始转移。他说,所有做互联网内容的人最后都成了百度的打工者,价值已被替代。他迷上了金融和炒股,一度疯狂追捧史玉柱和他的巨人股票。

朋友与是非

Keso还记得,许多年前,当周鸿祎刚刚开始成为众矢之的时,他问过刘韧一个问题:是非和朋友,哪个更重要?

刘韧说,朋友。

Keso又问了第二个问题:周鸿祎是你的朋友,还是合作伙伴?

刘韧说,朋友。

结束刑期回到北京的第二天,他约Keso出来见面。整整3小时长谈中,他不断重复两句话:“我刘韧这么多年,从来就没有过真正的朋友。”“没有谁能帮我。”他忽略了对面的人会作何感想。

我也亲身领教了他这份多疑。工作室成立后第二天,我们再次碰面,他穿着和昨天一模一样的衣服,语速缓慢地说:“相信你不是来害我的。”很少会有人如此揣度记者,何况他自己也曾做过这行。在此之前,他已经辗转打听过我“是不是敌人派来的”——我猜想,“敌人”应该是指周鸿祎。

2001年,周鸿祎的3721公司和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激战正酣,刘韧挺身而出,在自己所创办的《知识经济》杂志上发表文章《CNNIC的手》,指责CNNIC一边是“行使国家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职责”的政府机构,一边是中国最赚钱的互联网“非盈利机构”……CNNIC的手要伸多远?

两人随后成为朋友。2001年,周鸿祎曾送给刘韧一套很贵的组合音响。《知识经济》举步维艰,周投了大笔广告费,DoNews的服务器甚至一度设在周公司的机房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们保持着每个月都见面的习惯。

裂痕出现在2006年。此前,周鸿祎已经将3721卖给雅虎,出任了一年多雅虎中国区总裁。离开雅虎之后,他先后做过投资、社区搜索等,2006年初创建奇虎公司,旗下最主要的产品之一是“360安全卫士”,专杀各类流氓软件,包括3721在内。刘韧说他从那时开始看不起周,因为他“出尔反尔”:“你的第一桶金就这样挣来,怎么能一转身又去对付给你钱的人呢?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想怎么干就怎么干?这是做生意不能碰的基本准则。”

Keso则说:“360杀的流氓软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千橡集团的。陈一舟曾让刘韧找周鸿祎说情,但周没答应。”

周鸿祎后来找过刘韧,带着DoNews的工作人员一同去京郊打靶。他还提出过跟刘韧一起去看看雷军,或是一起做一家图片分享网站,刘韧都拒绝了。

2008年,奇虎360进军杀毒领域。刘韧与瑞星、江民、金山等杀毒软件公司关系匪浅,360与传统巨头爆发战争时,他又一次受人所托居中调停,但周鸿祎没有卖他面子。之后,瑞星的人找到刘韧,在DoNews上发了一系列针对360的负面新闻,言辞不乏过激之处,如标题为《周鸿祎:一半是魔鬼,一半是鬼魔》、《谁还敢比周鸿祎更无耻?》之类的文章。

360方找到了刘韧的“小弟”、DoNews编辑徐新事,提出“付费公关”。刘韧对此事不置可否,徐新事则答应了对方。

2008年10月12日,徐新事接到360公司电话,相约付清公关费尾款,并要求刘韧到场。在海淀区一家茶馆,他们接过8万块现金的刹那,事先埋伏好的警察破门而入。

DoNews现任CEO王乐当天下午4点知道了这件事,正在发烧的他顿时出了一身冷汗:“不至于吧,哥儿们怎么能下这么毒的手,把兄弟往死里摁。”在他的印象里,当年刘韧被人骗钱时,律师说对方有可能会坐牢,刘韧就说,算了吧,别把事做绝了。

家人朋友开始想办法捞人,有人打电话给柳传志、王功权(王是周的投资人)等人。柳传志没有说话,王功权则回复:“周鸿祎不让外人介入这件事。”

在法庭上,刘韧坚称自己无罪,但人赃并获,证据确凿。二审之后,他以敲诈勒索罪名获刑3年,被押回阜阳服刑。DoNews作鸟兽散,一度只剩下两名员工。

7年后,再和刘韧提起周鸿祎2005年的“江湖报应论”,颇有种宿命的味道。刘韧沉吟良久,只是说,“很多人做很多事都是身不由己。我只能说我触碰了一个巨大的利益,而我当时没意识到。有朋友警告过我,利益越大,风险也就越大。我知道很多秘密,那些秘密充满暴利、肮脏和不择手段。”

在他眼里,周鸿祎仍然是个有魅力的人,“他的话特别有煽动性,生逢乱世他就是个英雄。在我们这个圈子里,他够狠,没人敢跟他拼命。”但他也太痛恨背叛和控制。“人必须保持人格和逻辑的一贯性。但这个世界只崇拜成功者,往往就像《乌合之众》里所描写的,大多数人是健忘的,容易被蒙蔽的。”

入狱前,刘韧在博客上写道,“不要再对朋友或合作伙伴寄太大希望,他们只可能锦上添花,不可能雪中送炭”,“为朋友两肋插刀的人,也一定将刀插在朋友的两肋上。”

可是在采访中,他还是不断地提起故人,称他们“朋友”,“愿意为他们两肋插刀”。这些矛盾被指出后,他勉强笑笑:“可能我对别人太挑剔,或者寄望太多,但别人终究是过客。有句话也许不太贴切:想爱又怕被伤害。”

分享到:


网友评论:

  • 阅读排行
  • 本日
  • 本周
  • 本月
关于我们 | 免责条款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帮助中心 | 会员登陆 | 友情链接 | 订阅R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