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east
财经 | 宏观 | 国内 | 国外  投资 | 风投 | 天使 | 私募 | 产业 | 并购 | 投行  证券 | 金融资本 |  创 业 板 
商机 | 公司 | 产品 | 供求  学院 | 创业 | 管理 | 连锁 | 投行 | 理财 | 贷款  机构 | 投资机构 |  外商投资 
服务 | 展会 | 招聘 | 名录  市场 | 项目 | 投资 | 专利 | 技术 | 产权 | 连锁  互动 | 创业社区 |  有问必答 
您当前位置:中国创业投资网 >> 新闻频道 >> 产经新闻 >> 互联网 >> 浏览文章

智联招聘CEO郭盛精耕细作网络招聘(3)

2012-9-22 7:21:10经济观察报 【字体:

深度竞争

不过,摆在招聘网站面前的一个普遍问题是如何能够大幅盈利。“目前,全球比较成熟的招聘网站的盈利模式是会员制,即Monster(来自美国的全球最大的专业招聘网站)模式。招聘网站拥有个人和企业两种用户,收费主要针对企业用户。”一位业内人士透露。据悉,招聘网站普遍按时间段对企业用户进行收费。在中国,普遍采用服务打包的形式收费;另外,除了普通的会员收费,广告收费和猎头服务也是盈利模式当中的重要一环。不过,尽管盈利模式已经比较稳定,但与美国、日本等国家相比,国内收费金额比较低。

此外,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国内层出不穷的招聘网站普遍业务模式单一、盈利模式同质化,这不可避免地导致了恶性竞争的加剧。“身处互联网行业,必须要面对的一个事实是,每天醒来,都会发现身边又多了很多竞争对手,这是非常痛苦的,每天即使讨论上百个点子也可能顷刻过时。”郭盛这样感慨。

没错,招聘网站已告别了广告、价格、流量竞争,回归到了服务、用户体验与商业模式的深度竞争。尤其是2011年以来,招聘网站为了吸引用户,增加网站用户黏性,纷纷推出SNS招聘,包括前程无忧、智联招聘在内的很多招聘网站开始转战SNS求职市场,新的竞争进一步升级。“未来招聘网站的发展趋势有三大特点:专业化、社交化、移动终端化。招聘网站要朝这三个方向快速迈进,否则会被淘汰。”郭盛说。

他认为,创新对于其他行业来说是“维生素”,而对于互联网行业来说,是“救心丸”。招聘网站必须不断以新产品与服务去满足用户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仅仅依靠传统的盈利模式,很难继续在招聘市场份额中有新的突破,甚至暗藏危机。

在这种情况下,基于互联网平台的顾问式人才服务,提供更精细化与更多的创新增值服务是智联招聘的竞争策略之一。郭盛指出,目前中国企业雇主们面临的招聘市场呈现的显著特点是:首先,从2010年以来,招聘市场进入刘易斯拐点(即劳动力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人力资源市场结构性矛盾更加凸显,招人难的问题越来越明显;其次,人们找工作时的期望值和判断标准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再次,一些领先的公司开始运作雇主品牌,吸引最好的人才;最后,大量中小企业并没有意识到这一危机,马太效应弱者愈弱。“正因为如此,从2005年开始,我们与央视一起推出了有关‘中国年度最佳雇主’的选拔,逐步将‘雇主品牌’概念引入大众传播平台。从去年开始,我们联合北京大学企业社会责任与雇主品牌传播研究中心进行调研,将外部公众调查和企业内部员工调查相结合,真正了解企业的用人机制。”他说,“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告诉企业如何选拔、培养、使用人才,告诉求职者究竟什么才是好的工作。我们会关注那些人性化的管理手段,比如有的雇主会给员工贷款买房。而有的雇主,例如腾讯的做法则是细节化的员工拥有灵活的工作时间,内部有顺畅的沟通渠道,愿意主动与别人分享在这里工作的快乐。”

郭盛认为,“无论何时,快乐工作的文化以及安全感对于员工来说,最重要。”他讲了一个故事,有一次郭盛问一个员工,“你工作得快乐吗?”结果这个员工回去想了一天,担心自己要被炒鱿鱼。“找工作,其实是找一个饭碗,而每个饭碗关系着一个家庭的幸福。”他这样说,这件事让他意识到安全感与沟通的重要。正因为如此,在今年上半年整个招聘岗位增幅从去年的70%放缓至20%的情况下,郭盛决定将正能量与安全感作为考核企业雇主的首要指标。

分享到:


网友评论:

  • 阅读排行
  • 本日
  • 本周
  • 本月
关于我们 | 免责条款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帮助中心 | 会员登陆 | 友情链接 | 订阅R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