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east
财经 | 宏观 | 国内 | 国外  投资 | 风投 | 天使 | 私募 | 产业 | 并购 | 投行  证券 | 金融资本 |  创 业 板 
商机 | 公司 | 产品 | 供求  学院 | 创业 | 管理 | 连锁 | 投行 | 理财 | 贷款  机构 | 投资机构 |  外商投资 
服务 | 展会 | 招聘 | 名录  市场 | 项目 | 投资 | 专利 | 技术 | 产权 | 连锁  互动 | 创业社区 |  有问必答 
您当前位置:中国创业投资网 >> 新闻频道 >> 产经新闻 >> IT数码 >> 浏览文章

小米的盛世危言性价比渐失同质化严重

2012-5-20 6:03:11手机中国 【字体:

写在前面:公元1894年(光绪20年)是正值中日甲午海战爆发的前期,国内民族危机感日渐严重,但要怎么改变,没人有清楚。也就在这时,一部传世之作出现了,这就是郑观应的《盛世危言》,全书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诸方面的改革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案,在当时给甲午战败后沮丧、迷茫的晚清末世开出了一帖拯危于安的良药……

小米的盛世危言性价比渐失同质化严重

郑观应·《盛世危言》

这是一段历史,但它给了我们现实的启示:当一个国家或公司在外界看来处于盛世的时候,或许内部正埋藏着危机。过去的一年内,在国内智能手机市场,人气爆棚、在网络上被炒得风声水起的小米成为了所有手机厂商倾慕的对象。一群“互联网的大佬们”,以创新的网络营销,开创了小米盛世,小米也不负众望的在销量与人气上,创造着业内的“奇迹”。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处于盛世的小米,在近期却陷入了舆论的泥潭。传说中的饥渴营销、销量“神话”、返修率“奇迹”、资本运作的娴熟等话题本就褒贬不一,近期最为集中的则是产品质量问题,也正是因为产品质量问题,引发了一场关于小米的舆论风暴。

笔者不想与大家过多的探讨是非对错,只是想从各个角度,来看小米的盛世和潜在的危机。我将从产品、优势、资本以及综合建议等几方面来还原一个真实的小米,而在了解真实的小米之前,先让我们看看下面的这场风波。

“砸手机”引发的舆论风暴

5月11日,新浪微博一位名叫@秦如山的博主发布微博称,身边多位朋友购买的小米手机都出现了诸如频繁死机、循环重启、电量不稳等问题,而小米官方迟迟不给说法,因此他决定下周末在上海来福士广场门口现场砸小米手机,以示愤怒。

小米的盛世危言性价比渐失同质化严重

愤怒的小米手机用户

这与去年年底“罗永浩大战西门子”式的维权行动,从思路到手法基本一致。当这条微博被一些媒体及加V人士转发之后,迅速在微博上引发了一场关于小米手机质量问题的争论。

而小米方面对此的回应则耐人寻味。以小米以往应对置疑的方式,和雷军对互联网的了解与自信,他完成可以放出“让他们砸!越砸小米越出名”之类的豪言,但现实情况是雷军以“不参与任何口水战”为由,回避了这场争论。而小米公司也马上承认部分产品存在重启故障(之前干嘛去了?),同时部分小米高层和小米客服等账号都曾私信联系秦如山,希望通过上门服务解决问题。

小米的盛世危言性价比渐失同质化严重

小米公司承认部分机器存在重启问题

问题解没解决?其实对于秦如山来说这都不重要,因为这或许本来就是一场秀,是微博营销团队借机炒作(当然甚至不排除这本身就是小米策划的,因为你要承认产品有问题,总得找个机会吧),想要这事儿平息,高层一个电话就可以解决,这对于小米来说再容易不过了。但是,由此而引发的,却是更多小米用户的共鸣。

小米的盛世危言性价比渐失同质化严重

网络上关于小米手机的问题并不鲜见

在微博上,关于小米手机质量问题的声音屡见不鲜,甚至有用户成立“小米民间客服部”,来收集小米手机用户放映的问题并试图反馈给小米公司。而在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搜索如“小米手机重启”、“小米手机烧SIM卡、小米手机电池触点不良”等较为典型的问题,页面反馈都在百万个以上!在手机中国的论坛上,也有不少用户发帖反映购买的小米手机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这对于刚卖了200多万部的小米来说,就不是什么好事情了。

性价比优势不在或许是爆发的根源

事实上,关于小米手机质量问题的投诉,也并非一朝一夕之事。从首批纪念版的工程机开始,就曾爆出掉漆、边框断裂问题,而之后的量产版尽管有所改进,但依然有用户反馈相关质量问题。耐人寻味的是,为何关于小米手机质量的置疑,会在如今集中爆发?

从发布开始,小米手机就打出面向“发烧友”的概念,客观来讲,真正发烧友级的用户,对于产品质量的容忍度会更高一些,他们会将很多问题归为软件问题,并且会设法自己解决。然而,小米手机的用户并非全都是发烧友,事实上现在小米手机的用户中大部分都是普通消费者,很多人可能才是首次接触智能手机,甚至很多人将其作为“老人机”给年长的父母选购,这些用户或许很难去容忍诸如死机、重启、电话无法接通等影响正常使用的问题。

小米的盛世危言性价比渐失同质化严重

针对发烧友就能忽略质量?

而“双核1.5GHz仅1999元”的高性价比概念,更是成为小米手机热卖的最大优势所在,考虑到其相对低廉的售价,或许一些用户也会存有包容的心态去看待这些问题(对于多数理性的消费者而言,1999元的产品也不能放任质量问题存在)。但事实上,小米宣称的这种性价比优势,在如今智能手机的大环境中,也正在渐渐失去。

小米的盛世危言性价比渐失同质化严重

1999元的性价比优势逐渐减弱

小米手机在去年10月份开始向排队预定的米粉发售,年底才开放购买,与其去年8月正式发布时相比,性价比优势其实已经有所削弱(什么原因导致放货推迟?我们在后面会说到)。在当时,1999元也是很多厂商都能做到的,只是因为这些厂商多采用传统渠道销售,成本会增加35%以上,而采用电商渠道的小米将这部分成本压缩到不足10%。

分享到:


网友评论:

  • 阅读排行
  • 本日
  • 本周
  • 本月
关于我们 | 免责条款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帮助中心 | 会员登陆 | 友情链接 | 订阅R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