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中国市场地位强化让苹果“低头”
北京时间4月25日,苹果公司公布了2012年第二财季报告,CEO蒂姆·库克(TimothyD.Cook)以“超乎想象”来形容其中国区的业绩。据统计,期内中国区为苹果贡献了79亿美元营收,同比增幅超过2倍,超过苹果销售总额的五分之一,创下历史新高。同时iPhone销量同比增长4倍。中国市场有巨大的增长机会。
iPhone和iPad对其业绩做了巨大贡献。数据显示,2012财年第二财季,苹果iPhone的总销量为3510万部,同比增长88%;iPad的总销量为1180万台,同比增长151%。
苹果的专家表示,“新的iPad能否如期正常上市,直接关系到苹果未来的销售业绩。所以,苹果对iPad商标应该不会放弃。”
事实上,苹果中国市场地位的强化正在让苹果“低头”,今年3月份,蒂姆·库克访华,拟加速在中国内地的投资,同时还现身了西单苹果零售店,并接受了网友的提问,这与前任CEO乔布斯从未到访中国形成巨大差异。
赔偿金额仍是焦点
如唯冠代理律师所称“尽管能坐回谈判桌前,但赔偿金额仍是双方争议的焦点。”
从唯冠方面来看,唯冠债权人希望能够藉此iPad商标的议价得以弥补此前唯冠的欠款损失,而根据既往报道,唯冠欠8大行的债务高达4亿美元。
作为本次案件风险代理人的和君创业总裁李肃,在与唯冠杨荣山出现分歧时,李肃曾对外表示,“我是受八大行的邀请,而非唯冠一方的邀请”,这意味着,iPad的价格谈判,势必要体现出8大行的利益。
与此同时,苹果iPad在中国的业绩增长,也为更高的赔偿额奠定了基础。有律师就表示,“商标侵权案的赔偿一个方面就要参考销售业绩”。这或者可以称作唯冠谈判的有利方面。
而从苹果方面来看,苹果希望尽可能地压低商标转让的价格,在此之前,苹果从汉王手中买走iPhone商标花费了5000万元人民币,这已经让商标转让的价格水涨船高,苹果如果不扼制这一局面,未来苹果在这方面可能付出更大代价。
而在苹果最早隐身购买iPad商标时,出价仅仅3万英镑有余,苹果当然不愿意因为一份“失察”就付出一万倍的代价。
小资料
2009年台湾唯冠以3.5万英镑对价向苹果的IP公司转让包括iPad商标在内的共10个商标。深圳唯冠则向苹果公司提出深圳唯冠为iPad商标的真正权利人,并要求苹果公司停止侵权、赔偿损失。双方争议的焦点在于:即深圳唯冠到底有没有把iPad商标卖给苹果。在深圳唯冠看来,这个商标根本没卖过,而苹果则认为既然台湾唯冠(苹果认为是唯冠总部)把iPad的全球商标权都卖了,iPad的中国大陆地区商标自然也包括在内。深圳唯冠则否认台湾唯冠是母公司。